在2011年第一次接触到费迪南•冯•席拉赫的作品《罪行》,无比震撼。席拉赫是德国知名的辩护律师,《罪行》是他于2009年出版的处女作,书中的十一个故事,都是他所接手的案子。说真的,我的确怀疑过书中的这些故事真的是真的吗?但是书上是这么说的:“11个完全真实,如电影般的亲身案例,让德国最会说故事的辩护律师,撼动你对人性、罪行、爱与罚的一切判断!”
后来他又继续出版了几部作品,包括延续《罪行》而著的《罪咎》。但是我却是一直到去年才再次阅读他的作品,这次是他的创作小说《犯了戒》。但是这其实是他的第四部作品。最近又读了他之前(2011年)的作品,即是他的第三部作品《谁无罪》,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
在《犯了戒》,作者说了一个很离奇的故事:一起没有尸体的谋杀案。比较起来,《谁无罪》这部小说里的案件却很直接了当。故事一开始就单刀直入的描写了一个来自意大利的宾士车厂退休员工柯里尼到八十五岁的财团企业家汉斯•麦亚住宿的酒店,在他的房里残酷的向他的头部开了四枪,而后还用鞋跟猛踹他的脸,直到鞋跟断裂。之后柯里尼回到大厅,请酒店服务员报警,而他就坐在大厅里等着警察来将他逮捕。
然而,柯里尼虽然坦承他杀了人,但是却对杀人动机三缄其口。小说从警方和柯里尼的义务辩护律师李宁追查柯里尼的杀人动机开始。经过几个月的追查,依然一无所获。警方也不太在意,因为案件如此明显,凶手也招认了,就算没有动机,法庭也会很快就能结案。从查案警官到审判长的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追查动机的过程带出了出人意表的情节,也让小说变得比较精彩。但是作者写这小说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说一个精彩的故事。他更大的企图是要提出法律的正义。书名虽然是《谁无罪》,但是作者要指控却是法律本身!所以这部小说的文字简洁,没有太多铺陈。人物的塑造也不深刻,基本上没有什么内心感受的描述。有时候更像是在读一部专业报告。但是,当主题足够沉重,其他的一切都变得很轻了。
原来麦亚在纳粹时代是一名指挥军官,柯里尼的父亲是反纳粹的意大利游击队成员,被德军捕抓后关押在麦亚当指挥官的扣留营里。后来,意大利游击队策划的一个爆炸,杀死了两个德军。为了报复,麦亚以一对十的比率,把他关押的但是与此爆炸案无关的人残酷的、像动物一样的射杀。柯里尼的父亲是其中一个。
柯里尼在1968年对麦亚提出告诉。但是德国检方却不起诉麦亚,理由是案件过了追述期限。而原因竟然是因为德国立法机构在1960年通过的一项名为《秩序违反法施行法》的法条,这个法条的拟定人是德雷尔,是纳粹时期特别法庭的首席检察官,却也是后来德国著名的刑法专家。这法条让纳粹时代的受害者无法再追究纳粹时代像麦亚这样的犯案者,因为它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改变了追诉时限。于是突然之间,那些策划了在波兰和苏联的大屠杀,本来必须为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神职人员、共产主义者及吉普赛人之死而负责的人,却再也不必被追究罪责了。
席拉赫通过小说中人物这么指控“德雷尔法条和大赦没什么差别,一个几乎为所有纳粹罪犯而开放的冷酷大赦。“十一个邦司法行政厅、联邦议会的成员、联邦参议院及个法律委员会全都混混噩噩,直到被媒体揭露出来才引起轩然大波。”
这样的一部小说,我们大多数人读后可能只是感叹法律是否正义,对律师而言可能会有更深的感触,但是在德国——一个任何宣扬纳粹的行为和语言都是刑事罪的国家,这肯定是部非常震撼的作品。据书中扉页的说明,在2012年1月,德国联邦司法部长下令全面彻查针对联邦司法部内与纳粹历史相关的案件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