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9, 2010

宁静的卫塞节

今年的卫塞节终于不必出席任何「官方活动」了。所以决定过一个宁静的卫塞节。

我和美芳说,不要去十五碑佛寺,因为那里太多人了。于是我们选择了到妙赞法师的「般若学舍」。而且是在人潮不多的午后。我们到的时候,果然人潮都散去了。所以才有机会和师父喝茶聊天。

其实,「般若学舍」搬家几年了,我这还是第一次到呢!师父有心思,把「般若学舍」弄得很典雅。孩子们都很喜欢这里。若庸还说要留下来和师父一起住呢!

和师父虽然偶有通过电话和电邮联系,但也有好一段时间没见面了。师父看起来比以前更神采飞扬了。没想到的是师父对我的近况倒也清楚。听美芳说我今年卫塞节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她笑我不该有隐退的心态。

如论如何,我其实真的很享受这样宁静的卫塞节。

wesak1美芳和妙赞法师。若庸似乎对池里的鱼比较感兴趣。
wesak2
wesak3

Thursday, May 27, 2010

正知正见、共建和谐

本文为《慈悲》杂志特约稿件

今年的卫塞节主题为「正知正见、共建和谐」。在我国刚刚经历了一连串如焚烧宗教膜拜场所之类对宗教和谐带来沉重打击的事件之后,这是一个适时的主题。尤其是许多人美其名为捍卫自身宗教而做出破坏其他宗教的行径,实际上却恰恰反映了他们对本身宗教缺乏正知正见。

这个主题也符合佛教的要旨。因为佛教本身就是个非常强调正知正见的宗教。佛陀成道后,向早期曾侍奉过他的五比丘初转法轮时就劝告他们远离物欲享受和肉体折磨这二个极端。与此同时,佛陀也开示了他所发现引领众生走向圆满清净的解脱之道。佛陀把这解脱之道称为中道。何为中道?佛陀在初转法轮经宣示:「中道即八正道。」而八正道中正是以正见为首。可见正见是佛教的关键所在。为了清除众人的疑虑,指导他们行走正道,佛陀以正见为第一。掌握了正见,才可能有正确思惟,进而引导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然而现实中,缺乏正知正见的佛教徒不少。实际上无论任何宗教,其一般信徒一般上只熟悉膜拜仪式,而对宗教教义不甚明了。换句话说大部分人其实都并不正确掌握对自己的宗教的正知正见。于是他们变得容易被情绪、舆论所左右的。尤其容易被别有居心的领袖们的偏激言论影响。

我在三年前的卫塞节便曾指出,「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虽然种族和谐的重要不可忽视,但是我们也必须同样重视宗教和谐,其实从种种迹象显示,宗教和谐可能比种族和谐来得更加迫切。」不幸的是,这样的趋势不但没有改变,宗教和谐反而面对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无论如何,我相信所有正信的宗教都热爱和平,并要求其信徒和他人和谐相处。我相信那些攻击其他宗教或无法包容其他宗教的人士,恰恰是无法掌握对自己宗教的正知正见,甚至有者可能曲解了本身宗教的教义。如果所有的宗教信徒都对自己的宗教有正知正见,并都能遵循本身宗教的正确教导行事,那么宗教之间必定可以共建和谐。

作为一个公认为和谐宗教的佛教,在共建国内的宗教和谐上,肯定可以扮演积极和重要的角色。更何况佛教作为我国的其中一个主要宗教,对于国内的宗教和谐,我们不能置身事外。今年的卫塞节以「正知正见、共建和谐」为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界对国内宗教冲突的忧虑,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佛教界正视宗教和谐,并愿意承担佛教的社会责任,在国家及社会出现问题时,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发挥佛教慈悲祥和的力量。而这一切的主导必然是我们对佛法的正知正见。唯有掌握了正知正见,我们才可能坚持以慈悲的本怀,本着佛教和平的原则,和国内所有的正信宗教携手共建和谐。

Sunday, May 23, 2010

永远的小王子

二十多年前的当年,应该是首先在《学报》看到《小王子》。后来家里也出现了一本《小王子》。应该是哥哥或姐姐买回来的吧?还是借的?不记得了。但是我却记得,有一天爸爸却拿了那本《小王子》对我说:「你哥哥还看这种书?」我告诉他这是写给大人看的童话故事。

这么多年过去了,故事里小王子的际遇很多都还留在记忆里。我特别记得故事开头的那幅蛇吞大象的插画。而大人们都说那只不过是一顶帽子。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少年垂垂老矣。但是小王子永远是小王子。今年九岁的若拙今天拿着《小王子》告诉我这本书很好看,还兴致勃勃的给我讲里头的情节。

我拿起书翻了翻,看到这段序文:

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我有值得原谅的理由是:这个大人是我在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我另有一个值得原谅的理由是:这个大人了解所有的事情;即使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书。我还有第三个理由:这个大人正在法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很需要安慰。假如这些理由都不值得你们原谅,我愿意将这本书献给当这个大人还是孩子时的那个他。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他们大都忘记了这一点)。

你,记得吗?

Saturday, May 22, 2010

答客问

一个初学佛的朋友给我发了几道问题,每一道都是可以洋洋洒洒的回复的问题。无奈碍于能力有限,我只是给了简单的答复。

一、钟居士所说的台湾佛教五大山头是哪五大?
一般而言,有所谓的台湾佛教四大山头。那是指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及慈济功德会。若加上灵鹫山就是五大山头了。它们的创办人分别为:佛光山星云法师、法鼓山圣严法师(已圆寂)、中台山惟觉法师、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及灵鹫山心道法师。在马来西亚有影响力的是佛光山和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也在我国设有道场,惟规模远远不如佛光山和慈济。至于中台山惟觉法师和灵鹫山心道法师,在我国就比较陌生了。但是台湾佛教的大道场绝对不止这五个,其中还有在马来西亚相当有影响力的净空法师之净宗学会、海涛法师之佛陀教育中心等等。

二、学佛应该一门深入,还是博览佛书?
我的看法是:学佛既要一门深入,也要博览佛书。不过在一门深入之前,一定要博览佛书,免得「误入歧途」。

三、对一个初学者而言,应该看那些佛书?如何打好基础?
我推荐给初学佛者的佛教入门书有圣严法师的《学佛群疑》及《正信的佛教》、达摩难陀法师的 “What Buddhists Believe”(也有中文版)、星云法师的《释迦牟尼佛传》、S. Dhammika的 “All About Buddhism”等等。还有一本一位居士写的,当年很多学佛的大学生必读之书,却想不起书名了。[谢谢lulu_ma,那是林世敏的《佛教的精神与特色》。]如果你想更深入一些,我推荐Walpola Rahula 著的“What the Buddha Taught”(有顾法严翻译的中文版《佛陀的啟示》)以及Narada著的 “The Buddha and His Teachings” (这本应该没有中译本据开舍法师透露有释学愚译的中文版《佛陀与佛法》),以及印顺导师的《成佛之道》及《学佛三要》等。如果可以,我建议中英文的佛教书籍都涉猎。多看书、多思考、多听弘法、多和佛友讨论佛学,都是打好基础的好方法。
一本我至今都还常参考的书。
一本我认为对掌握正知正见很有裨益的书。
四、你对各种法会的看法如何?我参与的团体很积极的办各种法会,也会询众要求为亡者做‘七’。你的看法如何?
我个人不热衷于法会。但也不否定法会所带来的宗教体验,以及给予大众的心灵慰藉。但是我也不认同佛团过度重视法会,而不办弘法及佛教教育。

第五道题比较个人,就略过啦!

Wednesday, May 19, 2010

钟闻瑜回应「海外佛教组织的流入」

我之前为「全国大专佛青论坛」而写的文章《整体讨论海外佛教组织的流入对大专佛教的影响》,不意竟发挥了抛砖引玉的功效,获得了美国旧金山菩提学会钟闻瑜居士的读后回应。有关回应,让我边读边叫绝,真的写得太好了。而且很多话是我想说却碍于种种因素不便说的,看了后,更是心情畅快。当然也有很多见解是我之前不曾想过的。现征得钟居士的许可,特将之转载如下,让更多马来西亚佛教徒分享她的精辟论点。

说实话,对于所谓『海外佛教组织的流入』问题我是有一些看法的,宽松地、宽容地说:这是宗教交融所带来的必然阵痛,如果拒绝如此就会像马来西亚官方所采取的保护伊斯兰教行动,也就是说;需要靠政治力的介入方能不受外来团体的影响乃至污染,这除非是在特许环境下才有可能如此,不然就只能悲观其成了(当然不需如此!)正如文中所提,现在是资讯发达,网际网路无远弗届的时代,要阻止『海外宗教组织的流入』只是早晚的问题而已(政治的介入只是使发生的时序延后)。其实我觉得最严重的问题不是那些『海外佛教组织』的正统性或分散在地国的人力资源与否,我最深深关切的是它们对整体佛教的影响和对佛法诠释的合法性(这两大问题才是佛教徒们所应要严肃关注的:因为就第一项来说,单一佛教团体的形象和作风实影响人们对佛法接受与否及对整体佛教观感的考量依据。就第二项来说,对佛法诠释的合法性﹝如不如法:如不如世尊的教法﹞,才正是影响佛法命脉的根本问题!其实附佛外道还好对付,因为它们的形象突出,所说的内容也极具明显的反差张力,这反而容易说明和厘清,但是教内的那些组织都有自己的开山长老,信徒们对于佛法的认识并非是先具有深厚的佛法认知和素养﹝甚至许多信众连基本的佛法认识都谈不上﹞,他们多半是透过对开山长老个人人格的认同和感动,甚至只是因为对其个人魅力的崇拜才开始学习及接受佛法。但是!也许开山长老的个人修养及慈心和悲愿都具有—─非具足,对于佛法的认识也有一定范围的解读能力,问题就出在他们以自己的解读能力诠释佛法,而不是像印顺导师所提倡的以佛法研究佛法,这样以自家立场和见解所弘扬的佛法又都多半仅限于自宗自派再加上自创品牌的号召,说的难听点,正是他们污染了整体佛教及纯净之佛法!若说有末法,他们又岂不该负起很大的责任?说到这里我热泪盈眶啊!)。

实不相瞒,多少年来我观察台湾佛教五大山头的影响力,他们的招牌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及政治靠边的走势其实是很严重的!当然他们所做的努力并非全无功用,就社会意义来说,他们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问题的贡献是有目共睹,无可厚非的。其实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为社会所认同,为人们所接受并信仰,也正可以说他们以善于经营这种社会公益形象的手段,为自己这块招牌得以不断扩张和壮大打下了厚实的根基及广大之群众基础,以这种优势和群众基础,进而也影响政治人物在竞选时都不敢轻忽他们的存在。可是您觉不觉得,宗教团体投入社会公益并不是宗教师所应该全力以赴的事业,宗教师的本末倒置和角色混乱正可以说明台湾佛教的可悲。再说若台湾的社会公益竟几乎被宗教团体或民间慈善机构所包办,请问台湾这个政府是不是很无能而且还很病态?政府的本份工作和责任不负或负不起,却将社会问题和付出成本转嫁于民间,让宗教团体或民间慈善机构买单,这才是台湾政府的社会问题,而此一问题之发生,谁要负责?恐怕宗教团体的开山祖师自己也要好好地想想才是! (因为为令自己团体壮大的手段成为自家背负社会责任的负担,因此就只好转嫁给出家弟子们及在家信众们去为自己的慈悲心和大愿力负责,究竟是自己好大喜功还是真心为善?说不定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呢!)还有就是以提倡禅修为号召信徒的佛教团体,对信徒的佛法教育却仅凭自己的个人禅坐经验及或配以自宗法脉的传承,再加上几则禅宗公案,他们竟就成立新兴宗派;台湾的五大山头公开成宗成派的就有两个,另一个则有自己的纪元年号和见面礼仪,剩下的一个虽未立宗也没自己的纪元,但他们投入抢夺信徒市场的企图却像经营企业般,每位派下的法师一人一天或一月能度多少位信徒进来成了他们的业绩进取表了。上面说的四大佛教团体正好占据台湾地图的北中南东各区;另一个团体只宣扬末法时代三根普被唯此无它的法门,但法师的电视弘法除了感应外,有时却又讲讲四书、五经、论语、孟子之类的国学。唉!说远了!

开始时,这些佛教团体也仅只于影响台湾本土,但在近十五年左右的光景它们却已形成跨国趋势,在世界各国成立分院和在所成立分院的各国之各州及省或县或乡再成立分支社团与其他来此打拼的台湾山头和本国佛教团体互相较劲。 (这话虽有些过份但也是有迹可循的,就他们来说是慈悲心的展现:将上人或大师的佛法【注意:我说的是上人或大师的佛法】弘扬开来,但问题是上人或大师的佛法便是佛法吗?这才是我真正在意的地方),它们仅凭信徒的热忱及资金的奉献,再加上大本山的财力支援,在所到国及所在地『攻城掠地』,并以正信、正统自居,自然地瓜分了本土国家辛苦耕耘多年的资源和义工人力,再说的严格点,这责任要由谁来担?以我看,如果在地国的法师们有弘扬正信、正见佛法的担当和远见,在出来弘法之初,便应在结缘性质的弘法之后,努力加深信徒的正见,并加深耕耘正见佛法的教育工作,而并非在建立自家道场上着力太多(虽然立足点也很重要)。教育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有正见的信徒又岂会为炫丽大型的、有名气的佛教社团所动摇乃至被拉走?更别说资源的分散和竞争,派系的形成和信徒的被分化。责之深爱之切,其心可鉴天地。我想您们即已有危机意识,便当整合全马佛教团体,邀请真正为佛教、为佛法的法师及有为居士一起讨论它的后续正面及负面的所有影响,然后整合出一条可行的共识来实行。我说了,它们的出现不全然是负面的,有许多是可以学习和借镜的;反省自己有无不足之处?佛法教育要从何下手?这些都是参考;最重要的是迎与拒如何拿捏,那才是智慧和艺术呢!

我们美国,光是小小的圣荷西就有各山各派的佛教团体林立,比较算得上是正信之大团体的用八指可以算完(台湾那五大当然不会缺席),这还只是华人北传系统的,若加上藏传就不知凡几了,南传向来注重实修,外面的纷扰对他们而言也只是缘起现象的表征,他们有多少团体我知道的不多,但默默耕耘和令我个人尊敬的则当属他们了。

文中若有冒犯马佛之处当请原谅,而有冒犯台湾山头之处当解为部份事实的陈述,并不能代表他们全都如此,他们的偏颇自然有之,而我个人的观点也是偏颇有之,不容我辩说,诚如前言,爱深责切,其心可鉴。

作者:钟闻瑜(美国旧金山菩提学会)

Monday, May 17, 2010

汤杯和诗巫的激情

昨天度过了一个激情的周日。

先是下午和若凡去现场看中国和印尼的汤姆斯杯大决赛。中国以三比零横扫印尼。但球赛并不像比分那样一面倒。尤其是双打,双方不但得打上三场才分出胜负,而且分数还是一直呈现拉锯战。第二单打的前面两局也是比分很吃紧。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中国和印尼球员都发挥了高超的球艺,让我们观赏了一场又一场的精彩球赛。林丹和道菲的比赛虽然比分差距很大,但是却也是一场很精彩的球赛。特别是林丹的球艺教我叹为观止。

度过了激情的下午,吃了晚饭回到家,打开电脑,马上迎来另一个激情:行动党赢得诗巫补选——但是却是非正式成绩。正式成绩却一直迟迟不宣布。一如以往的补选,Malaysiakini网站几乎瘫痪了。我只好上Twitter紧随林吉祥的tweets和在Facebook看朋友们提供的讯息。林吉祥透露选委会一直不宣布成绩因为国阵和纳吉不愿认输,让激情更飙升。在接近晚上十一点,看到魏家祥恭贺林吉祥的tweet,接着就传来选委会的正式宣布。

行动党和民联创造了诗巫奇迹!诗巫的人民否决了国阵的银弹拜(读音:buy)票。

但愿下一届大选能有更大的激情!

Saturday, May 15, 2010

黄朱强,请辞职!

本文也发表于当今大马

旺沙玛朱国会议员黄朱强退党,应该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从他不断放话,指责公正党有很多小拿破仑多过指责政府的行政弊端,就已经开始看出端倪了。当他把蔡添强也列为小拿破仑时,我就知道他的退党只是迟早的事。

扰扰攘攘了那么久,黄朱强却终于选择在诗巫补选前两天宣布退党。不是巧合,肯定是机关算尽。虽然他没有同时宣布成为「亲国阵」的国会议员,但是他选择在诗巫补选前的敏感时刻宣布退出公正党,以冲击行动党的胜算,已经是「其心可诛」。

身为旺沙玛朱选区的选民,我对黄朱强的退党却不辞去国会议员职深感不忿。是的,YB黄朱强你有选择退党的权利,但是选民也有选择是不是还要一个已经退党的国会议员的权利。不要像你的同僚祖基菲里诺丁那样太过自恋,大选时,选民不是因为你黄朱强而投你一票。人们是把票投给了“两线制”。

我以旺沙玛朱选民的身份要求黄朱强辞去国会议员职。也在Facebook设了一个"We want Wangsa Maju by-election. Wee Choo Keong, resign now."的群组。我认为黄朱强目前可以为选民作出的最好贡献就是马上辞职,制造补选。

据Facebook上的朋友指出旺沙玛朱选区的民义华小还欠承包商新建筑的费用,南益华小也在筹(愁)新课室的建筑费。以乌雪和诗巫为先例,相信补选一来,这些问题马上就可迎刃而解。搞不好,就连讲了十多年的旺沙玛朱华小,也能神奇的在补选的那几天给盖起来。就像Facebook上的这首《补选歌》:
补选好,补选妙,补选到来人人笑!
给了糖,又给糕,还有山竹和香蕉!
你一口,我一口,吃不完还可打包!

Friday, May 14, 2010

与孩子分享佛典故事

本文为《普门》杂志2010年4月号「为孩子说一则佛教寓言」之特约稿件。

我和七岁时的若拙。
我那今年九岁的孩子,在过年前到外婆家时,和表姐们看了一部鬼电影。虽然这其实是一部搞笑而不是惊悚电影。但是这个孩子还是被吓着了。于是从那时起,他再也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不管我们,包括和他一起看该电影的十二岁的哥哥,怎么向他讲解电影是假的,所有的鬼都是人扮的,都无法减轻他的恐惧。

所以当我看到这些根据百喻经改写的故事时,便觉得可以和他分享这则《半夜鬼推鬼》的故事。我把故事拿给他,让他先自己看。然后才和他谈论故事内容。

百喻经其实是以故事为引子,故事后的譬喻才是重点。但是百喻经里头的故事短小、有趣,即使不能理解里头的深意,这些故事本身还是很吸引小朋友的。因此我的这个孩子很快的看完了该故事,似乎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我问他:「故事好看吗?」他说:「好。」「看得明白吗?」「明白。」「真的有鬼吗?」「没有。」我趁机对他说:「阿大和阿达都是自己在吓自己。你平时怕鬼,其实也和他们一样是自己在吓自己。」他看来明白我讲的道理。于是我再问他:「那你还怕鬼吗?」他马上回答:「还怕!」

看来这个孩子从道理上可能可以接受怕鬼其实是自己吓自己,但是要他马上就不再害怕却也是不可能的。真所谓「知易行难」。我们大人也一样的——道理懂得了,不表示就能反映在我们的行为上。

后记:现在的若拙终于又恢复之前的勇敢了!也终于同意我把这篇文章放上博客了。

半夜鬼推鬼 ◎ 谢武彰改写

有一间很旧很旧的屋子,已经有很多年没人住了。屋子灰灰暗暗的,大家都觉得害怕,而躲得远远的。很多人传来传去说:这是一间鬼屋。在刮风的晚上,会听到鬼呜呜的唱歌。

村子里,有个人叫阿大,他的胆子很大,天不怕,地不怕。他知道大家都害怕靠近那鬼屋,于是,他就决定去那鬼屋住,让村子里的人知道他有多大胆。阿大拍拍胸膛说:「鬼想抓我?哈哈哈……我更想抓他呢!住鬼屋三天三夜也不怕。」

黄昏的时候,阿大住进了鬼屋里。

村子里,还有一个人叫阿达。他的胆子也很大,他也是天不怕,地不怕。为了证明他很大胆,他拍拍胸膛说:「鬼想抓我?我才想抓他呢!哈哈哈……住鬼屋七天七夜也不怕。」

月亮出来的时候,阿达轻轻地推开鬼屋的门……

阿大嘴巴说不怕,其实心里是很怕。当门咿咿呀呀的动了,他以为是鬼来了,就用力的顶住门,不让鬼进门。

阿达嘴巴说不怕,其实心里也很怕,当他发现门推不开时,心想:「惨,真的有鬼!」为了面子,阿达硬着头皮用力的推门。

阿大和阿达都以为自己推的是鬼,心里越害怕,出的力更大,一个在屋里用力的顶住门,一个在屋外使力的推门。

「喔喔喔……」公鸡喔喔啼,天亮了。

这时候,阿达才从门缝看清楚,原来屋子里面的是阿大,不是鬼;阿大也才知道,原来屋子外面的是阿达,不是鬼。

用力推了整个晚上,现在,两个人都好累好累。

改写自《百喻经》的〈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Tuesday, May 11, 2010

无须回应的再回应

我在本月六日的《无须回应的回应》一文中提到的该不该回应诗巫唐崇荣博士布道会的传单内容一事,有了新发展。我又收到师父转发过来的一位大德仁者的回应。我不确定他的回应是否公开发布了,所以不便转载也不提及他的名字。不过,对于这位大德仁者提到的几点内容,却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他认为如果此事只是在基督教的圈子内传教,「那就不必去管了,不过既然在公共场合,」他认为佛教应该回应。因为,「如果佛教界不回应错误的讯息,在现代社会里,沉默即表示赞成。这就表示了佛教界赞成这种说法,的确如他们所说的那般。当整个社会的集体认知是如此时,那么政府拟定某些政策、社会在这方面作出批判时,我们就必须承担——不管事实真相如何——这个错误讯息的后果。」他还举例说「佛陀对婆罗门批评沙门不事生产作出澄清;对外道的责难与之辩论;对宗教界的流弊作出批判。」

是的,对于社会上出于对佛教的错误认知而做出的错误评论,比如「批评沙门(出家人)不事生产」,我们必须澄清。而对于宗教界的流弊,如宗教师对儿童的性侵,我们必须批判。但是,对于一些纯粹因为教义不同而产生的所谓「错误的讯息」,我还是认为不必回应。

所以我认同台湾温金柯居士的说法,唐牧师的「罪人」之说不过是「他站在自己宗教的圈子里讲『自是非他』的话」,他要强调的不过是,「耶稣不同于其他的教主之处在于,其他的教主『是人』,而耶稣『是人又是神』,而『只是人』的就『不能作救主』。这是基督教的观念,从基督教的立场来看,他觉得这样想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平心而论,也只是很平常的一段话。 」

其实佛教徒本身不也是向来强调佛陀是即人成佛的话。而且我们自己也不认为佛陀是「救主」。我在大学常唱的一首佛曲“Self Reliance"中就这么唱到“No one saves us but ourselves, no one can, and no one may. We ourselves must walk the path, Buddha merely show the way."

从佛教的角度去看,其他宗教的很多教义都含有「错误的讯息」,尤其是如基督教般的一神教所常说的「神是造物者、是世间的主宰」,更是和「因果论」对立的「错误的讯息」。而佛教的三世因果论,对一神教而言,也是「错误的讯息」,而且我们也往往同时否定这个世间有一个主宰的神。不要忘了我们的这些对其他宗教徒而言的「错误的讯息」很多也是在酒店、学校等「公共场合」讲述的。如果,所有各别宗教徒,都认为「沉默即表示赞成」,而对这些「错误的讯息」不断地「澄清」和「积极回应」的话,恐怕我们将永无宁日了。

当然在这件事上,唐牧师和有关主办单位也表现得对其他宗教欠缺敏感,就如我的一位穆斯林老朋友在我的博客的留言中所提到的:「唐博士只要以不点名的方式说教,当然可以避免一些言论纠纷。」

Sunday, May 9, 2010

海外佛教组织对大专佛教的影响

昨天我受邀到「全国大专佛青论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专佛青们分享了:《整体讨论海外佛教组织的流入对大专佛教的影响》。这是由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来西亚佛光山、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BMSM)联合举办的一项活动。主办当局规定必须交论文。所以我也勉为其难写了一篇文章权充,以下是该文的摘要:

海外佛教组织有系统的进入马来西亚并开始发挥影响力是1990年代之后的事,而且都是发源于台湾的佛教组织。这些影响随着海外佛教组织在大专的活动,也对原有的大专佛学会带来了影响。甚至有者认为带来了一定困扰。

综合了前大专佛学会的领导层的意见及我个人的观察,海外佛教组织对本土佛教,尤其是大专佛教的影响可以分类成:

(一)资源的分化和竞争
海外佛教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最明显和直接的即是资源的分化和竞争。在马来西亚特殊政治氛围的大专学府了,这资源的分化可能会有更大的后遗症。

(二)派系的形成和信徒的分化
所有海外佛教组织和我国佛教传统的多元和圆融的精神和面貌格格不入。这些组织不但在教义上有鲜明的宗派色彩,甚至有着强烈的“组织色彩”,严重的话即是“山头主义”。从内修上看,过度的标榜宗派也容易让学生过早的将自己定型在某一个宗派上,而错过探索最契合自己的修行法门。从外弘来谈,过早的定格于某一组织,也将导致他们往后可能欠缺宏观的马来西亚佛教观。

(三)对新学佛者造成困扰
新生们可能因此认为佛教是个四分五裂的宗教,而选择避而远之,或者选择投入其他宗教学会。那么对佛教就是得不偿失了。

(四)自主权的受侵蚀
以个人经历为例:一个在本土活动,应用本土佛教资源的佛教组织,在面对发生在我国内部影响国内佛教社群的事件时,却必须向位于外国的总部请示立场。这相等于把我国佛教殖民化了。把马来西亚佛教变成台湾佛教的附庸。

然而马来西亚是个结社自由的国家。我们无法也不该阻挠任何组织的成立。更何况,这些都是正信的佛教组织。而它们之外,还有很多附佛外道也在渗透大专学府,那才是真正的问题。其实影响大专佛学会最大的不是海外佛教组织,而是教育制度、社会风气、网络世界等等影响着我们的这一代大学生不再热衷参与佛教组织的种种事项。

在面对如此许多挑战的时刻,佛教组织之间必须互相支援、鼓励、赞叹、协调、共事。其中最大的症结在于我们必须拥有正确的身份认同。我们必须以佛教徒的身份认同为优先,组织身份认同为次。作为有关大专的佛教徒,我们必须认同、支持大专佛学会为有关大专内唯一的佛教代表单位。

如果有兴趣,也欢迎你阅读全文

Thursday, May 6, 2010

无须回应的回应

几天前,收到一位师父转发过来的电邮。内容如下:

请问师父和各位佛友我们要保持沉默还是要回应呢?
若要回应,应该如何回应呢?

2010诗巫唐崇荣博士布道会《信仰的能力》
地点:诗巫广场
日期:10-12/5/2010

以下是他们到处分发的宣传单的内容摘要:

1. 神创造我们,那么神是谁创造的?

答:(1)神创造人和万物,他是一切的创造者。他既然是创造者,就不能被造。

(2)如果神是被另外一位造的,我们就不要信他,而要信造他的那位。因为那位创造他,那位才是神。但是你也许要问:那位神又是被谁造成的?如果那位神也是被另外一个神创造的,那么我就信另外的那位神……如此推理下去,永远也推不完了。 总之那最先创造万有的那一位才叫作神他是造者,不是被造者。主动与被动必须分清楚;主体与客体也必须分清楚。如果这被造者是从他来的,他就不是被造者,他是创造者。所以你问:神是从哪里来的,这问题本身就错了,因为当你说:【神是从【哪里】来的?】时,你心里已现有一个【那里】然后再设想神是从那一个【那里】跑出来的,【那里】是空间。

圣经说:【神创造万有。】那么神不仅创造了时间,也创造了空间,空间就是宇,时间是宙,空间加上时间就是宇宙。宇宙是神所造的,所以神必须在空间之前,时间之前,若你说:【神从何时开始有的?】你这问题应该倒过来说:【时间是何时开始被神造成的?】才对。同样的,你不能说:【神是那里来的】而是问:【【那里】是从那里来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制,有限的加上有限的还是有限的,神是无限的,所以你想从有限的产生无限的,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2. 为什么信耶稣才能得救?
……人间所有的教主都是有罪的人,但是他们是罪人中间最伟大的,孔子、孟子、老子、释迦牟尼、默罕默德都很伟大,但是他们的伟大不等于他们可以作救主。所以耶稣基督要到世界上来。他是神又是人如果他只是神,他不能作救主,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他是神,他只能审判人,不能代替我们死,所以耶稣要作人,才能代替我们死;但是如果耶稣只是人不是神,他也不能作救主,因为他只能代替人,但是不能代替上帝来实行拯救,因为他是神,他又是人,所以他作了神与人的中保,站在神与人的中间拯救你我,感谢上帝。我小时候,有一个牧师讲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奇怪。他说:“有谁比牛更好:牛没有偷过东西,牛没有写过空头支票,牛没有杀过人。牛只有被人杀,牛一生做苦工,服务人群,到死的时候连肉都给人吃,谁比牛更好?”我被他一问,就想:“真的没有人比牛更好。”他继续说:“如果行善可以上天堂,天上一定一大推牛。”老实说,你每次行善都可能有其他的动机,上帝开看得很清楚,很多人作好事因为他想“我如果作好,人家会对我比较好”。许多慈善家,如果内心有其他的动机,已经不是善。如果我行善,是借着这件事来达到另一件事,为自己的目标的话,我一面作好事一面有别的目的,我已经离开 “好”太远了。真正的善是什么?是自己和善连在一起,没有其他的目的。那才是善。从上帝这个眼光来看,很多人行善,根本是为自己,不是为别人。……~唐崇荣博士

我当时看后,给师父一个简短的回复如下:

从附上的短文来看,对方只是在宣扬基督教的教义,当然我们可以不同意,但既然对方没有诋毁佛教,我想我们没有回应的必要。

过了几天,又收到师父的电邮。原来也有佛友针对同一事向台湾的温金柯请教。温居士也认为无须回应,但是他写了详细的回复。师父慈悲转发给大家参考。温居士也把他的回复放上了他的部落格:〈佛陀是罪人?耶穌是人又是神?淺論馬來西亞佛友之疑問〉。值得一读。

Tuesday, May 4, 2010

一行禅师2010东南亚之行

正如我在前一篇博文所说,一行禅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感召。所以当我四年前当上马佛青总会长时便接受建议,发信给禅师邀请他来马来西亚弘法。几年来,我们每年都发出邀请函。虽然这些年间,禅师也曾到过东南亚,但是却没把马来西亚放进他的行程中。也许马来西亚在世界佛教的版图上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的缘故吧!

无论如何,在现任马佛青署理总秘书罗玉萍的不屈不饶的努力下,终于在去年禅师确定将会在2010年的东南亚巡回弘法时到来马来西亚。也因为出于对一行禅师的崇敬,当玉萍邀请我担任这项活动的筹委会主席时,我虽然考虑了很久,但是最终还是答应了她。不过,在整个筹备过程中,其实最卖力的是担任筹委会秘书的玉萍本人和她的秘书处成员。我这个主席有点「坐享其成」。

我们在半年多前便开始筹备了。主要在物色场地。原本是打算在佛教道场举行,但是却没有一个道场可以容纳那么多人进行五天的禅修。梅村(一行禅师在法国的道场) 希望这个静修营可以让五百到一千人参加。由于禅师难得到来(应该是空前绝后仅有的一次),希望可以让更多人受惠,而且也比较符合经济效益,因为禅师将有多达五十位以上其他助教法师随行。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在波德申的Tiara Beach Resort举行。其实梅村也倾向在度假村之类的地方举行,因为他们也希望所有的筹委在静修营期间,可以专注的一起禅修,而不是花太多时间在活动进行的琐碎事上。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我们终于在四月二十四日举行了新闻发表会。也正式公告了一行禅师的三项公开活动。现在就是等大家积极报名的时候了。

三项活动如下:

五天静修营:和平与喜悦的步行
15-19/09/2010 | Tiara Beach Resort, Port Dickson

公开讲座:这是个快乐的时刻 | 21/09/2010 | 槟城菩提中学

正念日:真正的活着 | 24/09/2010 | 吉隆坡文良港拉曼学院总院

欲知更多详情及下载表格,请点击相关图片或浏览http://www.thichnhathanh.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