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人心反不及蛇心

More about 白蛇全传《白蛇傳》的故事情節從小就熟悉。也許是小時候看過一些兒童版的《白蛇傳》,和一些《白蛇傳》電影。向來喜歡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相當「叛逆」,白素貞白娘子是蛇妖,卻是「好人」,捉妖的法海和尚卻是「壞人」。但是記憶中,卻從來不曾讀過《白蛇傳》原著。三年前到了杭州西湖,見了雷峰塔時,便萌起了要讀一讀《白蛇傳》原著的念頭。

但是卻一直到最近才買了這本《白蛇全傳》。作者為夢花館主。看了書中導讀,我才悟到原來《白蛇傳》無所謂原著。據維基百科所載:「《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又名《許仙與白娘子》。故事成於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鍊成人形的白蛇精與凡人的曲折愛情故事。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流傳至今有多個版本,但故事基本包括借傘、盜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祭塔等情節。」

夢花館主根據大量的口頭傳說和書面作品重新整理編撰了這部完成於清末民初的《白蛇全傳》。然而,夢花館主的版本,似乎不是我們認知的「主流」版本。據維基百科這麼形容:「另一個膾炙人口的版本則是夢花館主的《白蛇全傳》:白素貞是千年修鍊的白蛇,吃了法海和尚的仙丹後便修練成神通廣大的妖精,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為了報復白素貞盜食仙丹,並說服許仙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現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不過這段記載有誤。《白蛇全傳》其實共分成前四十八回合的《前白蛇傳》和後十六回合的《後白蛇傳》。「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是《前傳》的結局。當時,白娘子一家並沒有團聚。許仙那時還在金山寺出家。而且白娘子不是兒子許夢蛟救出來的,是法海和尚放出來的,並且馬上就和法海和尚一同去見佛祖「覆旨」去了。

這篇《白蛇全傳》讀起來格外有趣的地方是,夢花館主常常會在行文中加插一些解說,比如這一回他為甚麼做了修改,原文中怎麼不可取等等,讓人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另外,一些詞句以現在的中文來理解感覺不對,比如「心血來潮」、「雖然」等等現在通用的詞彙,細讀上下文,似乎和現在的意思不同。最有趣的倒是「姑娘」一詞。我之前就曾和朋友開玩笑(在《白蛇全傳》,「開玩笑」作「開頑笑」)說,「娘」和「媽」同義,為甚麼「姑娘」和「姑媽」卻不同義呢?但是在《白蛇全傳》中,「姑娘」還真的是「姑媽」之意。不過「姑媽」一詞不曾出現,所以「姑娘」在書中是和「姑母」一詞互相交替使用的。

夢花館主另一個有趣之處,就是常會對情節作一番評論。譬如他評論法海和尚其實不過是為了報仇以及評論一些情節太迷信等等。他在《前傳》以一首七言詩作結局以表達他對《白蛇傳》的「立場」:
人心反不及蛇心,識得寓言諷世深。
不比他書神怪話,好將小說作良箴。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日惹之旅完結篇

日惹之旅是我第一次把行程交給旅遊公司全包。主要的原因日惹的網絡旅遊資訊不足,而且我在網絡上找到的酒店和出租車的網站,在我提出詢問後的反應都慢吞吞的,而且很多都不回應,或者當我再進一步詢問多一些詳情時,便沒有音信了。唯一反應快速且有問必答的就只有一家旅遊公司。看他開出的價碼,還算合理,和我自己找酒店及租車也差不了多少,便貪方便的選擇了這家旅遊公司。

我們要求了華語導遊。一步出機場便看到我們的導遊,一個至少六十歲的老爺爺。在旅途中,他說了不少這幾十年間印尼華人的辛酸史。這應該也算是我們日惹之旅的額外收穫,雖然他所說的,對我其實也並不新鮮。不過,當他提到在日惹,華語導遊都是像他那樣上了年紀的,因為年輕一輩的都不會說華語時,我還是覺得心酸。

和以往一樣,我這次還是選擇便宜酒店。結果旅遊公司安排我們在他們自己的酒店。說是酒店,其實像是度假村,或者更像是他們的住家。那是一個大院子。只有兩棟建築物,一棟是老闆一家自己住,一棟租給遊客。只有五間房,我們就租了三間。所以,他們幾乎就只是招待我們,像是我們包下了酒店。

本來,旅遊公司是三餐全包。但是我發現晚餐都是安排在我們住宿的酒店,覺得沒有意思,便決定晚餐我們自己處理。選擇晚餐自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我在網絡上發現在日惹有一家深受好評的素食館:Milas Vegetarian Restaurant。在導遊和司機的協助下,我們很順利的找到這家餐館。Milas的外形很簡樸。走進去卻像是走進一座田園。難怪那麼受西方遊客歡迎。這裡還設有一間小型圖書館,意外的發現藏書都是英文書。

其實我們在日惹還參觀了其他景點,包括兩個蘇丹王朝的王宮。但是,卻引不起我太大的興趣。我的孩子說,為甚麼王宮這樣簡陋的?我說那是因為這是不富裕的小國。不過,王宮倒是還有宮女和侍從,而且看來禮儀和衣著還保留着傳統,沒有因為這些禮儀和衣著不符伊斯蘭教義而被遺棄。整體而言,我覺得印尼穆斯林和我國穆斯林比起來,在宗教和文化之間比較可以兼容。此外我還發現這裡雖是個穆斯林佔多數的城市,但是卻到處可以看見佛像。以下是在兩處日惹街頭見到的佛像: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迪昂高原

迪昂高原 (Dieng Plateau) 離開日惹大約120公里,但是車程卻要近四個小時。我起初看到來回一趟得要七八個小時,本不想去。但是因為日惹之旅,能選擇的旅遊景點不多,於是「勉為其難」的還是把迪昂高原放進行程中。結果還真是不虛此行。

迪昂高原最大的賣點應該是它的火山口。雖然這些年都沒有大規模的爆發過,但是小規模的噴發熔岩漿據說還是時有發生。在火山口週遭都是光禿禿的火山岩,還有很濃的硫磺味道。當地人還在那兒撿了硫磺來賣。

PB270285-s

PB270289-s滾滾熔岩

PB270288-s在滾滾熔岩前拍照留念。

此外,迪昂高原海拔二千米,氣候涼爽,風景優美。和金馬崙高原一樣,這裡也是遍山都是農作物。看到在陡峭的山地上開發出來的園地,就打從心裡佩服農民的辛勞。也佩服農民防止泥土流失的「土方」,工程師也自嘆不如。

PB270299-s迪昂高原的人家和田園。

其實,很多的旅遊介紹在介紹迪昂高原時的重點不是火山口或熔岩漿。而是這裡名為Candi Arjuna的興都廟。這裡據說高峰時期有四百座興都廟,但是目前只剩下八座。這些廟建於公元750年,被認為是爪哇島都老的寺廟。

PB270273-sCandi Arjuna

PB270278-sCandi Arjuna的其中一座小廟。

迪昂高原的另一個景點就是Telaga Warna。由於地質(硫磺等)的關係,這裡的湖水有幾重顏色,而形成一個自然美景。

PB270293-sTelaga Warna——彩色湖

Saturday, December 10, 2011

普蘭巴南寺

除了婆羅浮屠,日惹還有另一個世界級遺跡。那就是普蘭巴南寺(Prambanan)。婆羅浮屠位於日惹西方,普蘭巴南寺則位於東方,離開日惹市區十七公里。和婆羅浮屠一樣,這裡也被印尼政府圈圍在新建的公園內。遊普蘭巴南對我而言,像是重遊吳哥遺跡。印尼宣傳普蘭巴南時,稱它為世界上最美麗的興都廟。雖然我覺得吳哥遺跡的美,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無論如何,普蘭巴南確實是很美麗的遺跡。說句真心話,我喜歡普蘭巴南更甚於婆羅浮屠。

PB280306普蘭巴南寺,處處讓我想起吳哥。

普蘭巴南由三座主廟組成,即:居中的Siva廟和左右的Vishnu和Brahma廟。在這三座廟前還有另三座較小的廟,分別供奉着Siva,Brahma和Vishnu的坐騎。想起看《西遊記》時,各路神仙也有各自不同的坐騎,不知和興都教是否有關聯?

PB280340普蘭巴南寺的廢墟。在吳哥也有這樣的廢墟,只是更荒涼。

PB280316普蘭巴南寺也讓我想起塔高(Takeo)寺。

PB280345

在公園內,有一座博物館,專門展示和普蘭巴南有關的資料。在該博物館的周圍草地上,放着很多應該是廢墟中尋獲的各類塑像,其中也有佛陀的塑像。好奇的是,其中一尊還註明是阿彌陀佛呢!

在同一個公園內,距離普蘭巴南寺大約一公里外有一座佛寺:Candi Sewu。Candi Sewu建於公元八世紀,比普蘭巴南寺的歷史更悠久。

Candi SewuCandi Sewu的入口。

Candi SewuCandi Sewu同樣的建築模式,讓我分不清它是佛寺。

Candi SewuCandi Sewu裡殘破的佛像,彰顯無常。

Wednesday, December 7, 2011

佛教和人權

本文為南洋商報〈登彼岸〉版特約文章。發表於2011年12月8日

馬來西亞五大宗教諮詢理事會日前表示,國會剛通過的《和平集會法案》有違聯邦憲法第11條文下對宗教自由的精神及承諾。這是五大宗教理事會繼709集會後,再次針對爭議性課題表達立場。此事令我刮目相看,因為佛教也是此五大宗教理事會的成員之一,而佛教向來對這類課題相當避忌。國內的佛教社群雖然也關懷社會,但是一般只局限在福利慈悲等範圍,對於所謂的「人權」、「自由」等所謂「敏感課題」則明顯的有意迴避。

甚至,佛教是否認同人權觀念,在佛教界似乎也沒有一致立場。不少佛教人士甚至認為所謂的「人權」、「自由」等其實都是西方概念,佛教裡頭沒有等同的觀念。他們認為佛教雖然也講「自由」,但講的是「放下慾望後」的自由,而不是好像現今人權份子所鼓吹的「擁有慾望」的自由。也有者認為佛陀只講義務,不講權利。在善生經裡,佛陀就只講了我們在倫理關係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如父母對孩子的義務,丈夫對妻子的義務,而不是強調孩子或妻子應享有的權利。

然而,我卻認為那些主張佛教不認同人權者,可能對現今意義的「人權」和「自由」等概念有偏頗的理解。檢視由聯合國大會於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頒布的《世界人權宣言》,其第一條主體思想「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我找不到理由認為佛教教義和這一條主題思想有矛盾之處。實際上,審視宣言全文,我覺得佛教和《世界人權宣言》之間沒有衝突之處。我還認為佛教所主張的「眾生平等」,和世界人權宣言的主體思想正不謀而合。當然,實際上「眾生平等」的觀念其實比「人權」觀念涵蓋更廣。

佛陀在當時社會的語境中可能沒有使用相等於今日「人權」的詞彙,但是他在當時盛行種姓制度的社會中維護弱勢之賤民的行動,卻完全符合今日的「人權」觀念。有持戒第一之稱的佛陀十大弟子優婆離就是最佳例子。優婆離出身賤民,借用星雲法師在《十大弟子傳》的話,優婆離「在路上如遇到婆羅門和剎帝利,要跪在路旁讓路,如果偷看他們一眼,眼睛就會被挖掉,如果和婆羅門或剎帝利講說理由,就會被割掉舌頭」。但是佛陀卻讓優婆離為他及他弟子們理髮,後來更堅持優婆離和所有人一樣有出家修行的「權利」。甚至是那些比優婆離遲出家的王子,還得尊稱優婆離為師兄。

在《十大弟子傳》中,星雲法師提到,當優婆離出家前,擔心因為他的賤民身份無法出家而傷心難過時,舍利弗這麼安慰他道:「佛陀的教法,是自由平等慈悲的,不論智慧的有否,不分職業的高低,只要能遵守清淨的戒律,是誰都可以做佛陀的弟子,是誰都可以出家,是誰都可以證得無上的正覺。」我個人認為,這一番話的精神和今日的人權觀是遙相呼應的。

最後,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兩千五百年後,印度的賤民卻再次通過佛教完成他們的「人權革命」。出身賤民的安貝卡(Dr. BR Ambedkar, 1891-1956)於一九五六年帶領五十萬賤民改宗皈依佛教,作為解放賤民的手段。如果說甘地是近代印度「獨立革命之父」,那麼,安貝卡就是「人權革命之父」。台灣學者遊祥洲甚至認為,安貝卡的歷史影響不下於甘地。安貝卡曾說過,「佛教所謂的『法』等同於一種普遍的道德,是為了消弭不平等因應而生的一種針砭方式。因此可以將佛法視為宣示人權的一種概念。」

Sunday, December 4, 2011

Candi Mendut

"Candi" 是印尼文「寺廟」之意。所以婆羅浮屠在印尼被稱為 "Candi Borobudur"。而 "Candi Mendut" 則為 Mendut 寺。Mendut 寺離開婆羅浮屠大約三公里,就位於一個叫 Mendut 的小村落裡。從日惹到婆羅浮屠必經 Mendut 寺。

PB260219Candi Mendut,即 Mendut 寺。

和婆羅浮屠比起來,Mendut 寺是一座很小的廟。但是和婆羅浮屠比起來,Mendut 寺除了是一處旅遊勝地,還仍然是一座活躍的寺廟。裡頭的佛像還保留着。人們可以上香禮佛,還可以添香油呢!據說,每年的衛塞節,這裡還有盛大的慶典。

PB260221Mendut 寺裡供奉的佛像。

Mendut寺和婆羅浮屠及另一座鄰近的Pawon寺都建於八世紀。這三座寺院連成一直線,一般相信它們之間有着某種聯繫,但是是甚麽聯繫已經不可考了。據導遊說,Pawon寺是建設婆羅浮屠寺的廚房,所以也稱為廚房廟。不過我對這說法存疑。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Mendut寺遺跡旁,還有一座新建的寺院,名為Mendut Buddhist Manastery。據說裡頭住着出家眾,可惜我們無緣親見。但是還是看見了寺院裡的講經堂。

PB260218

PB260239Mendut寺院裡的講經堂。

PB260240Mendut寺院一景。

Mendut 寺範圍內還有一棵據說樹齡有一千歲的連理樹。我們到達時,看見鄰近的小孩在樹下嬉戲。我們後來也在這裡「盪鞦韆」。

PB260220Mendut寺旁的千年古樹。

DSC_0337孩子們在樹下開心的「盪鞦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