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1, 2015

值得玩味的冊封

本文發表於《普門》雜誌第182期(2015年3月出版)。

在馬來西亞冊封勳銜算是個平均不到一個月就有一次的「例常活動」。所以一般人們對於這樣的新聞早就不聞不問了。但是這一次在聯邦直轄區日的賜封,卻因為一個不尋常的人受封而引起人們在網上的熱議。那就是著名的香港武打巨星成龍受封拿督。這事所以會引起熱議,最主要的當然是因為成龍是外國人,而且是個巨星,但是更重要的是,一般認為他對馬來西亞沒有甚麽貢獻以獲得此榮譽勳銜。

作為英聯邦國家,馬來西亞的冊封或授勳制度當然是傳承自英國的,而且更是發揚光大,勳銜越來越多樣化。但是在英國這個歷經七百多年的授勳制度,卻在十年前在該國被評為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當年的英國媒體還批評道,像“Sir”(爵士)和“Dame”(女爵士)這樣的榮譽稱謂難免讓人把受冊封者和特權、等級階層劃上等號。而這和現代人的平權觀念也難免有所抵觸。把這放在今日的馬來西亞當然也非常切合。而且在馬來西亞,追求受封還正是方興未艾呢!

不過,換個角度,我卻覺得這事值得玩味。其實我們多少人會去留意長年累月不斷刊登在報章上的受封人士名單?除非裡頭有我們認識的熟人。我們還在乎這些受封人士是不是真的有功於社會嗎?或者我們真的在乎他們真的是因為有功於社會而受封嗎?隨著受封人士的越來越多,就像以前的7-11口號「總有一間係左近」一樣,我們現在也可以說總有一個拿督在你身邊。人們也因此對擁有勳銜的人不那麼當一回事了。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我認為政府應該立法限制勳銜的數量。

儘管還是有許多人基於種種目的努力經營以讓自己受封,但是民間百姓對於冊封和勳銜這回事恐怕早就改觀了。而且關於冊封的各種「民間故事」我們都聽得太多,甚至還有不受承認的蘇丹頒授的不受承認的拿督。雖然人們不至於因此都以有色眼鏡來看受封人士,但是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是衷心的對這些有著種種頭銜的受封人士特別尊敬,更莫說讚歎了!反之,一些受到民間特別尊敬和讚歎的人物卻未必有甚麽頭銜。最好的例子就是卡巴星。

對大多數的我們來說,冊封和勳銜都是和日常生活無關的權貴們的事。所有這些勳銜和相關的稱謂,對權貴們來說應該都是錦上添花的事——當然對某些人來說,或者是在擁有豪宅大汽車之後必須要有的飾物。所以如果勳銜可以頒授於底層人士應該是更有意義的事。像這些年來,檳州元首都會冊封一些「無名英雄」,就像2014年就有十名當年負責檳島倒糞工作的工人受封PJK勳銜。無奈,人們還是比較「關注」像成龍這類的名人受封,也許人們已經麻木的冊封來個「名人效應」也是適時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