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31, 2020

马佛青五十周年的个人回顾

本文发表于南洋商报《登彼岸》网络版【2020年9月17日:风声雨声
2020年必是个难忘的一年。我们等了30年的2020年宏愿没有实现,反而迎来喜来登政变以及至今仍然纠缠不清的新冠肺炎。而对像我这样和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渊源极深的人来说,2020年另一个更大的意义是,这一年也是马佛青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马佛青筹划的一系列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因为新冠肺炎的管制令无法全面推展,然而对于像我这样和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渊源极深的人来说,无论有没有任何纪念活动,五十周年都是一个值得回顾的里程碑。

我在大学期间,参与佛教活动,却没有参与佛教组织的会务。大学毕业后,却参与了不少佛教组织的会务。在我参与的所有佛教组织当中,马佛青是我服务期限最长,也涉入最深的组织。同时也是我至今仍然最有归属感的组织。和很多其他现在的及曾经的佛青一样,我把大学毕业后至四十岁这段人生的黄金时期投入了马佛青。在这段长达十多年的岁月里,我们的生活和佛青分不开。事实是,即使四十岁以后我们从马佛青卸下了职务,我们仍然和马佛青分不开。

然而,卸任后和马佛青分不开的是对马佛青的感情和关怀,而不是继续干涉马佛青的运作。马佛青是个健全的组织,也是个不断向前迈进的学习型组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马佛青永远年轻。所有理事都必须在四十时卸任。而且卸任就是真正的卸任,不会去干涉组织运作。同时,人走茶凉也不是马佛青的文化。马佛青当任理事总是愿意继续和卸任理事保持紧密的联系,聆听他们的意见。我希望这样的传统能够继续保持,但是却也必须不要因此变成当任理事的历史包袱。所以,所有前理事的意见都应该是只供参考,最后的决策必须是当任理事自己决定。因为卸任理事,不管当年多么高瞻远瞩,毕竟已经不在其位,自然无法完全掌握事情的脉络,更何况他们的见解也很可能仍然停留在当年的情境。

说起当年,当年因为马佛青,我到过了马来西亚的许多大城小镇。认识了马来西亚各个角落的佛友。许多地方虽然是第一次到达,许多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因为法情,我们总是一见如故,亲切的犹如相识多年的老朋友,而且到每一个陌生的地方都有回到家的感觉。马佛青在全国各地的会员团体中,大多数都没有碧丽堂皇的道场,也没有财力让我们住大酒店。常常我们就住在简单的佛教会里,或者到佛友家寄宿。然而却因为如此,让我们之间培养出更深的法情。记得当年即使是出差到某地,也会联络当地的佛友见面交流,即使彼此其实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面。

到各地去,很多时候是为了开会,也有时候是去交流或分享一些自己在组织上或佛学上的一点心得——如果不是因为马佛青,应该是不会有人愿意去听的不成熟的心得。同时,马佛青国和州理事当中,来自各行各业,许多理事也会把在工作上学习到的各种适合马佛青或理事的知识和大家分享。因此,马佛青让我学习了许多,也让我开阔了视野。所以我常说,这么多年来,马佛青给予我的,其实远远多于我给予马佛青的。即是说,我的付出不仅有回报,而且回报远远多于付出。因此谨以此短文表达我对马佛青的感激及祝愿——佛青使命,恒古长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