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0, 2011

從「性向自主」談保守和開放

本文為《普門》特約文章。發表於第143期(12/2011)

國內最近發生了幾樁事件,凸顯了我們社會中保守和開放兩股勢力的抗衡。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性向自主」運動。這項自2008年開始舉辦的常年活動,由於遭警方取締並宣布為非法活動而引起朝野和民間議論紛紛。

據「性向自主」主辦單位所指出,這是一項常年舉行的活動,活動內容涉及性向自由,認為男女同志、雙性戀者、跨性者、雌雄同體與酷兒的群體均有權享有做為人類的基本權利,不受到排擠或鄙視。但是保守勢力,尤其是宗教保守勢力卻認為這是過火的。伊斯蘭黨精神領袖聶阿茲就指責其為反傳統文化,並認為會「帶來文明的滅亡」。巫統和政府顯然也是如此的立場。但是不少時評人和從事社會運動者如安美嘉及瑪麗娜馬哈迪卻認同和肯定「性向自主」的立場。

在這場保守和開放的對決戰中,社會大眾也許覺得憂慮,擔心我國社會將從此更為分化,乃至於在更多議題中趨向兩極化。但是我不為此憂慮。我認為在任何社會中都一定存在著許多不同乃至於對立的立場。許多社會中表現出來的所謂一致立場,一般上是因為非主流見解遭到主流群體,特別是行政權力的打壓,無法在公共輿論空間出現的緣故,而不是因為它們不存在。但是,正如時評人凱林拉斯蘭說的:「讀一讀曆史,你會明白,這樣的社會不會長久。統一衍生出的是平庸、停滯與失敗。」

也正如凱林拉斯蘭指出的,即使強勢如馬哈迪,當年在其女兒瑪麗娜出版的《自由主義的劑量》(Liberal Doses)裏的前言中寫道:「有人很感興趣她是如何得到這獨立的意識、不順從的強烈意願、批判以及不趨炎附勢……我不常認同她的意見,而她亦是如此。但若我們總是認同對方的話,這個世界將變得很沉悶。」

所以,保守和開放勢力應該互相寬容對方存在。更何況,保守和開放未必就一定誰好誰不好,或誰對誰錯,大多數時候只不多是大家從不同的角度或背景(文化或宗教)去看待問題。就如美國這個我們向來理解如極度開放的國家,其實其基督保守勢力依舊非常強大。在美國不少州屬墮胎仍是非法的,因為那不符基督教教義。而佛教也一樣認為墮胎是犯戒的。所以,在某些課題上我們可能站在開放的一方,但是在另一些課題,我們可能又會站在保守的一邊。

但是在現代所謂民主但其實骨子裏卻是一半民粹一半「政府最懂」(the government knows best)的國家了,當權者一方面利用和操控這些保守和開放的對立來撈取廉價的支持,一方面濫用行政權力去壓制他們不認同的立場。於是本可以相安無事並存的保守和開放勢力,就被逼劍拔弩張,一時風聲鶴唳,好讓政客們去收割成果。而本可以正當存在的非主流聲音又再一次被強制消音。

當然在今日的網絡時代,徹底消音已經是不可能了。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尊重不同的立場,不論那是保守或開放的立場?就像伏爾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那樣,只要他們不付諸於武力或暴力,我們不必恐懼與自身不同立場的人,也不該以本身的認知去判斷對方的對與錯。就讓保守和開放並存吧!別讓這個世界變得很沉悶!

1 comment:

  1. 在讀您的博文的第二段時,我就想到了伏爾泰的那句話。雖然是句普遍流傳的話,但看來並沒有被“那些人”接受。想捍衛敵對立場的話,哪究竟需要動用到多寬宏的心呢?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