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0, 2010

My Sister's Keeper

我很少看英文小説。但是偶然在一次飛行中,在機上的航空雜誌裡看到了一篇有關"My Sister's Keeper"一書的書評。被故事深深吸引。但這本書似乎很暢銷,不容易在書店找到,反之作者的其他小説卻很多。我也因此先讀了該作者的另一本小説:"Mercy"。

"My Sister's Keeper"的主角叫Anna。她的姐姐Kate在兩歲時被診斷出患有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為了拯救這個孩子,Anna的父母通過體外受精和胚胎篩選方式生下了和姐姐有着完美基因配型的Anna。從Anna出生時為她的姐姐提供的臍帶血細胞開始,每當姐姐的白血病一次又一次的複發,Anna就要不斷的提供血液和骨髓來維持姐姐的生命。由於她姐姐隨時需要她的血液和骨髓,Anna也因此失去了遠遊的自由。

Kate在十六歲那年面臨腎衰竭的威脅,而唯一能挽救她的生命的就是腎臟移植手術,而唯一適合的捐腎臟者只有Anna。那時候的Anna才十三歲。但是Anna竟聘請律師,要從父母那兒贏得自己的「身體支配權」。故事從Anna聘請律師開頭,但卻在接近尾聲時才揭開了Anna打官司的真正原因。而故事的結局卻又相當的出人意表。 ——考慮到也許有還沒看過這本書卻因此想看的朋友,所以還是不把結局説出來。

這是一個讓人動情、動容也讓人思考的故事。作者在書中拋出了很多需要我們思索的問題,雖然重心看似在「身體支配權」上。成年人有自己的身體支配權,似乎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孩子呢?父母對孩子的身體又有多大的支配權呢?我們東方人還有所謂的「身體髪膚受之父母」的觀念呢!此外,我們是否有責任和義務救助他人的苦難呢?這個責任和義務是否包括義無反顧的捐獻我們的身體器官呢?如果你的拒絕捐獻,就等同於間接的宣判了這個人的死刑呢?捨己為人該到哪個程度呢?如果那個人是你的兄弟姐妹呢?

雖然法庭最終做了判決,一個應該算是合理的判決。但是法律只是對個案下判,卻無法解答以上的問題。法官在宣判前所説的一句話也蠻有意義:"…… moral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ethics, and lov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law." 看來,不只是法律,世間上的道德、倫理、情義也都有很多的灰色地帶。我相信只有當我們真正身處這些灰色地帶時,我們才可能知道我們會做怎樣的抉擇,即使甚至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依然不知道甚麼才是正確的抉擇。就像Anna和Kate的父母一樣,不知所措卻又不能不做抉擇。而為人父母者的悲慟,總是特別觸動我的心弦。一如檳城鍾靈中學英年早逝的學子們的父母的悲慟!

3 comments:

  1. sounds very interesting. will try look for it and give it a read.

    ReplyDelete
  2. 昨天和嫂子谈天,她说:她希望她的孩子他日为佛教做事,为众生做事,不用留在她身边。我想,父母虽然没有孩子绝对的“身体支配权”,但是,在对孩子的心态上和教育上,也是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的。而,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宠爱,是不是也是另一种干扰"身体支配权"的做法?反思的,如果“希望孩子什么什么”,会不会也一样的,干涉到孩子的“身体支配权”?
    我觉得anna是可怜的,kate是可悲的,但是,两姐妹的生命如此纠缠的存活,也说不上谁对谁错。我尝试想她们的父母是爱anna,还是爱kate,其实应该没有答案的。

    ReplyDelete
  3. lulu_ma: highly recommend you to read it if you love reading.

    ringo: 父母对孩子们的爱真的分得清爱谁多一些的吗?那天我的同事看见我电脑桌面我和三个孩子的合照,问我:「你最爱哪一个?」我认真的想了想后,对他说:「我分不清爱哪个多些。」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