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答案啊答案

一个问题之所以可以让人不断讨论,甚至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必定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或者更贴切的说没有标准答案或正确答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甚至于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为了救更多的性命而杀一人的行为,可以接受吗?”在大学时期一般都认为可以接受。但是在《行为选择的道德困境》一文中,我们却发现,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场景,却有着不一样的答案。行为的结果(杀一人救更多人)不是唯一的考量,行为的过程(这个被杀者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杀?)也一样重要。

如果这些问题交给佛学营或佛学班的同学去讨论,我肯定,他们还会加上行为的动机。实际上,我们常常都说,动机最重要,只要动机是正确的,就可以去做。但是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前文提到的各个场景的杀人都是对的了,因为我们的动机都正确——都是为了救更多人的性命。

我们也许可以接受杀一个准备杀更多人的人,但是不能接受杀前文场景二的那个胖子和场景三的那个小伙子,因为后两者是无辜的,而前者却是该死的!所以被杀的对象,也是一个考量点。

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说杀人或任何行为是否可以被接受取决于①行为的动机、②行为的过程(手段)及③行为的结果,甚至是④行为的对象。这样的结论不正是佛教的业力观吗?。饶是如此,我相信答案啊答案,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要考量的因素还不只如此吧?

4 comments:

  1. 或許來欣賞余光中的這首詩

    一雙鞋,能踢幾條街?一雙腳,能換幾次鞋?
    一口氣,嚥得下幾座城?一輩子,闖幾次紅燈?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風裡 ~

    現代民歌之父楊弦也曾經譜曲演唱。

    ReplyDelete
  2. 廖居士,谢谢您的回复,也谢谢您的提醒。的确,因果并不只是加减乘除这么简单,还有很多‘缘’素的开方(SQUARE/ CUBE)。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因中有果,果中有缘,缘中有因的。

    我选择反问问题,因为我无法个别回答场景一/二的那两个问题。这两个场景其实是在同一个当下,同一个时间/空间里发生的,而且问题不应该只是局限在问你是场景里的某个人,这会让人的思考空间被锁定在某一个小筐筐里。所以非常抱歉,我只能够综合起来回答,答案如下:

    综合这两个场景,我发现在当下,那个最被动/最无能为力的,其实是那位被大家认定为是最有能力主宰一切的火车司机,因为他其实已经完全失去控制火车的能力了。相反的,在当下最有可能发挥作用,最有可能/能够去主动,去控制/主宰整个局面的,反而是被大家定位为是最没有用,在等着应不应该被推下去的胖子。

    原因:火车快要到站,或只是快要经过某个站,那五个工人,可能太过投入于工作,因而忽略了周遭环境的改变。可是在铁轨旁等火车,或者是不知因何故,而站/出现在铁轨旁的胖子和另一个人,是分分秒秒都在注意火车的到来与环境的改变的。如果那胖子和身旁的那个人不是仇人,那在正常情况下,不管我是那个胖子或是另外的那一个人,我都不会想要去把另一方推倒在铁轨上的。我(胖子)会大声叫喊(以我庞大的身躯声量),提醒工人离开,甚至把他们拉上来,让火车顺利通过。如果我是那另一个人,我也会和胖子一样,甚至协助他,或请他一起帮忙,而不是在那里想应不应该把他推下去。至于那位火车司机,则不需要做些什么,因为他根本什么也做不了。当下的他,如果够稳重,如果我是那位火车司机,如果我够稳定,我会马上打电话设法联络总部,通知火车已完全失控的消息,请他们确保前方没有任何的人或障碍物,通过波音请所有在火车上的乘客保持冷静,绑好安全带,启动所有能够被启动的紧急应对措施,甚至减少燃料,让火车减速直到停下来为止等等。基本上我不会转向分岔/岔道,因为分岔/岔道通常都很短,根本无法让火车停下来,只会使火车脱轨,产生更猛烈的撞击。在我脑海里出现的,并不只是眼前的那五个工人,或是在岔道上的那一个人,而是和我在同一列火车上,成百上千条的人命。如果真的要以数量来衡量,我只能够对那五个工人,献上我最真诚的歉意,如果胖子/旁人什么也没做。

    场景三:其实我已经回答了。如果我是那位医生,我会去找另外一个医生来,把我自己身上的器官,移植给那五个病人。可是这和从那个小伙子的身上,取出需要移植的五个器官一样是不被允许的。差别只是在于我是自愿的,而那小伙子并不一定是愿意的。我不会去牺牲另外一个人,而为了救更多的人,我宁可牺牲我自己去救更多的人。而不管我和那小伙子愿不愿意,这在法律上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结论是:这位医生和那位火车司机一样,被认定为是最有能力改变主宰一切的人,可是其实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医生最有可能做的,就是试图寻找器官,但现实的机会近乎是零,就只能说声抱歉,我已经尽力了。这一切,不一定就是果。可以同时是因/缘/果/报。完。

    ReplyDelete
  3. 老戴:是的,我还记得看过这首诗。但是,歌倒是不确定是否听过。其实,我写的时候想到是一首英语歌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Sharon: 谢谢你详细的分享。你的看法全面、思路清晰,甚至可以看透事情的表面。不过有一点我觉得不通的是,分岔/岔道未必都很短,它可以是到另一个目的地的岔道。不过,我还是认同你在场景一的选择。

    ReplyDelete
  4. 對,余光中創作《江湖上》借用的正是Bob Dylan的這首歌曲。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