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出席佛教活動者相信都曾聽過「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這句話。四重恩指的是:三寶恩、國家恩、父母恩及眾生恩。
我在三個月內兩次聽到有人提到國家恩。第一次是在討論在佛教活動海報上是否應放上一個馬來西亞的徽章,贊成者以佛教也講國家恩為理由,認為那沒甚麽不妥。第二次就是看到一個朋友感嘆在教佛學班時,不知道要如何教國家恩,因為有學員問他為何國家只幫某些人,並覺得很沉重。
我想他們可能一時之間把「國家恩」等同於「政府恩」了吧?我認為「國家恩」不是「政府恩」,政府不等同於國家,雖然政府也是國家的一部分。國家是由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游魚爬蟲、人民(包括所有有為、無為及行屍走肉一般的人民)、政府(包括政府的爪牙、保鏢及血滴子)等等組成。
國家讓我們安身立命,國土孕育我們,因此對國家感恩是人民的本份。但是對國家管理者政府感恩卻不是必然。如果政府把國家管理的好,對它感恩也無不可。如果把對政府感恩納入四重恩的眾生恩也可以顯示我們的胸襟,但是我們絕不能把政府當成國家來感恩,甚至以為佛教說要上報國家恩就是必須支持政府政策。
在家天下的時代,統治者是國家的擁有人,是天子。就像清朝時,皇族是主子,官員是奴才,人民連當奴才都不配。但是在現代的民主國家,人民開始當家作主(至少理論上如此),而政府是人民委託來管理國家的。就好像現在的共管公寓,公寓業主委託管理公司來管理他們的公寓一樣。若有關公司表現不好,很快就會被炒。然後業主再委託另一家管理公司。
所以我認為人民要對國家感恩,政府要對人民感恩。而正是因為我們愛國家,所以我們必須把無能、濫權、腐敗的政府換掉。這讓我想到我的一個到了中年越發「憤怒」的朋友,在最近一次的喝茶談天中,就激動的說道:「那些繼續支持國陣的人都是不愛國的!」根據他的理論,我很愛國!
Thursday, March 31, 2011
Sunday, March 27, 2011
糾正面子書分享博文的錯誤
很多人都有在面子書(Facebook)分享(share)文章或網頁的經驗,當然也包括分享博文。一般上,在面子書分享某個鏈接時,面子書會顯示該鏈接的標題、圖片(如有)以及一段該鏈接的文字。一次,我無意中看到有人在面子書上分享我的博文。高興之餘卻發現所顯示的文字並不是有關文章裡頭的內容,而是讀者在該博文中的留言。我覺得奇怪,於是便做了一些實驗,結果發現面子書無法正確顯示 blogspot 的博文摘要,反而顯示該博文的第一篇留言,如果該篇博文沒留言,它可能顯示你在頁面的其他內容或者不顯示任何摘要。(而因為我的實驗,FB一度把我的博客列為"Like-jacking"網頁。)
好奇之下,我到谷歌搜了一下。結果在 Blogger Help Center 發現原來很多人都面對同樣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整一年,而很多網民還在苦苦尋找解決之道。我向來相信網上有很多高手,這個問題不可能存在那麼久仍沒人可解。所以不灰心的繼續搜,結果終於讓我找到了這篇 "Facebook share showing wrong description –solved!"。這篇文章不但提供解決之道,還清楚的解釋了箇中原因。
這裡只分享該文介紹的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
我的實際經驗發現這個方法對新博文及不曾分享過的博文立竿見影的管用,但是對於已經分享上面子書的博文卻無效。於是我再到網絡上搜尋,才明白原來面子書把所有分享到面子書的鏈接都記憶起來,而之後就只從它的記憶體 (cache) 攫取資料。所以就算我們更新了我們的博客,它的記憶體存着的仍是舊的資料。而且看來面子書要好幾天才會更新它的記憶體,雖然它的網頁說它每24小時更新。不過幸好我們可以自行到 Facebook URL Linter 去更新面子書的記憶體。方法及更多詳情請閱讀: "How to clear Facebook Share’s Cache"。要特別注意的是,通過 Blogger 分享按鈕分享的博文,它的URL會加上後綴。因此面子書會把它當成一個不同的URL處理,若需要也得另外更新。
我後來還發現,若我們的博文開頭使用了一些HTML編碼,如<div>,以上的方法也會失效。這時我們就只能使用該文中所介紹的第一種方法,即在博文中自行加上<p>及</p>了。這個方法雖然麻煩,卻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選擇你要顯示的內容,而不一定是文章的開頭。
Facebook以善變著稱。實際上這個面子書分享博文的錯誤也是因為它做了一些更改而blogspot沒有相應的跟進。所以這個糾正的方法也許有一天在面子書又更改它的程序後變得無效。
好奇之下,我到谷歌搜了一下。結果在 Blogger Help Center 發現原來很多人都面對同樣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整一年,而很多網民還在苦苦尋找解決之道。我向來相信網上有很多高手,這個問題不可能存在那麼久仍沒人可解。所以不灰心的繼續搜,結果終於讓我找到了這篇 "Facebook share showing wrong description –solved!"。這篇文章不但提供解決之道,還清楚的解釋了箇中原因。
這裡只分享該文介紹的一勞永逸的解決之道:
1. 翻到 Dashboard > Design > Edit HTML。
2. 備份你的模板。(如果使用我以下的建議,也可以冒險不備份)
3. 勾選 "Expand Widget Templates"。
4. 找出 <data:post.body/> (建議你用瀏覽器的 "Find" 指令)
5. 加入 p 碼;即 <p><data:post.body/></p>
(我建議先按 “Preview”, 預覽確定網頁正常顯示後,才按 “Save Template”。若發現網頁無法正常顯示,則按 “Clear Edits”,然後從頭來過。)
我的實際經驗發現這個方法對新博文及不曾分享過的博文立竿見影的管用,但是對於已經分享上面子書的博文卻無效。於是我再到網絡上搜尋,才明白原來面子書把所有分享到面子書的鏈接都記憶起來,而之後就只從它的記憶體 (cache) 攫取資料。所以就算我們更新了我們的博客,它的記憶體存着的仍是舊的資料。而且看來面子書要好幾天才會更新它的記憶體,雖然它的網頁說它每24小時更新。不過幸好我們可以自行到 Facebook URL Linter 去更新面子書的記憶體。方法及更多詳情請閱讀: "How to clear Facebook Share’s Cache"。要特別注意的是,通過 Blogger 分享按鈕分享的博文,它的URL會加上後綴。因此面子書會把它當成一個不同的URL處理,若需要也得另外更新。
我後來還發現,若我們的博文開頭使用了一些HTML編碼,如<div>,以上的方法也會失效。這時我們就只能使用該文中所介紹的第一種方法,即在博文中自行加上<p>及</p>了。這個方法雖然麻煩,卻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選擇你要顯示的內容,而不一定是文章的開頭。
Facebook以善變著稱。實際上這個面子書分享博文的錯誤也是因為它做了一些更改而blogspot沒有相應的跟進。所以這個糾正的方法也許有一天在面子書又更改它的程序後變得無效。
Friday, March 25, 2011
政治和商業
政治和商業的目標和達到目標的程序其實相似。政治為了獲得權力,商業為了獲得利潤。要在政治上獲得權力,必須得到選民的支持。要在商業上獲得利潤,必須獲得消費者的支持。要獲得選民的支持,政治人物必須搞很多政治活動和政治宣傳。要獲得消費者的支持,商家必須搞很多商業活動和商業廣告。
政治宣傳和商業廣告目標相似,而且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絕不說對手的好話。但是除此以外,搞政治活動和搞商業活動的手法或手段就南轅北轍了。
商家為了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而搞的活動,是宣揚他的產品的好,重點是告訴消費者在所有同類產品中,此產品最好。政治人物為了獲得選民的青睞而搞的活動,是攻訐他的政敵的壞,重點是告訴選民他的對手有多壞,所有政治人物當中,我是最不壞的一個。
商業廣告中就算要講對手的壞話,也是盡量委婉;政治攻訐中對政敵的壞則只害怕說的不夠不堪。
於是我們看到各類商品為了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品質不斷向上提升。政治人物為了獲得選民的支持,素質不斷向下沉淪。商業廣告越來越有格調,讓人賞心悅目。政治攻訐越來越低級下流,叫人慘不忍睹。
最後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在眾多產品中,可以選擇最好的。選民在眾多政客中,只能選擇較不壞的。
政治宣傳和商業廣告目標相似,而且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絕不說對手的好話。但是除此以外,搞政治活動和搞商業活動的手法或手段就南轅北轍了。
商家為了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而搞的活動,是宣揚他的產品的好,重點是告訴消費者在所有同類產品中,此產品最好。政治人物為了獲得選民的青睞而搞的活動,是攻訐他的政敵的壞,重點是告訴選民他的對手有多壞,所有政治人物當中,我是最不壞的一個。
商業廣告中就算要講對手的壞話,也是盡量委婉;政治攻訐中對政敵的壞則只害怕說的不夠不堪。
於是我們看到各類商品為了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品質不斷向上提升。政治人物為了獲得選民的支持,素質不斷向下沉淪。商業廣告越來越有格調,讓人賞心悅目。政治攻訐越來越低級下流,叫人慘不忍睹。
最後的結果就是,消費者在眾多產品中,可以選擇最好的。選民在眾多政客中,只能選擇較不壞的。
Tuesday, March 22, 2011
《佛教與舍利座談會》後話
上個星期六出席了《我怎麼確認是真還是假?——談佛教與舍利》座談會。這是難得一見聽眾非常踴躍發言和發問的座談會,甚至一度像是變成了辯論會。作為一個聽眾,我聽着各方的發言,有者我認同,有者的論點我在心中一一辯駁,但是由始至終我沒有發言。
我本以為當天座談會題目裡的問題只不過是個引子,所以對於座談會在問答時段幾乎變成《舍利是真是假?》的辯論會,我倒是覺得可惜。就如我在《依佛遗教供奉佛陀舍利》一文所說,舍利的真偽還在其次。更何況,當晚似乎把舍利和佛陀舍利,特別是「歷史上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混淆來談了。
回家途中,我還是在思考着這個話題。突然我想,如果我有機會問一行禪師「我怎麼確認舍利是真還是假?」這個問題,他會怎麼回答呢?我想他最有可能不會回答我,因為他會覺得這個問題和我的內心無關。
是的,與其問「舍利是真是假」,我們不如問「我的煩惱止息了嗎」、「我的貪嗔癡熄滅了嗎」。對於那些擁有舍利或渴望得到舍利的人,也許我們可以反躬自問;「這舍利投射的是我的清淨心,還是我的貪心?」、「這舍利是減少了我的煩惱還是增加了我的煩惱?」,「這舍利是減少了我的貪嗔癡,還是增長了我的貪嗔癡?」。如果這舍利讓我的煩惱增加了,讓我的貪嗔癡熾盛了,那麼這舍利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呢?如果這舍利讓我的煩惱減少了,把我導向學佛的大道,那麼這舍利就算是假的又何妨呢?也許有那麼一天,當我智慧增長後,我也會放下對舍利的執著。
所以我贊同 Sherab 在 FB 上所說的「對舍利子及其它聖物的嚮往和迷戀,在在說明着我們對美好事物(當然包括證悟)的追求和認真。這種迷思可以善巧提升,不必苛責反對。這類風氣正可方便運用,曉之於真實義即可。」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對於佛教徒對舍利及聖物的嚮往和迷戀,不但不曉之以真實義,反而鼓勵或慫恿之,甚至利用佛教徒的這種嚮往和迷戀遂私利,這樣的作為我就覺得應該苛責反對。就算我們很包容,認為也許那也不是他們的本意,那麼至少我們也要表達我們不認同。
當晚有一道問題我覺得有趣,就是有人問舍利是三寶中的哪一寶。這問題我從來沒想過也沒聽人問過,不過我倒是當下就有了答案。我認為舍利就是舍利,不是佛,不是法,不是僧!從物理角度來看,舍利不過是一種礦物。從宗教感情來看,舍利是佛陀的遺骨,因此是佛教的聖物。我可以體會見舍利如見佛之說是因為我們憶念佛陀,但是我無法理解「舍利是佛」一說。我也同意舍利可能讓我們生起求法的願力,但是我不同意「舍利是法」一說。當我們努力要把舍利去神秘化的同時,實沒有必要再替舍利蒙上另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本以為當天座談會題目裡的問題只不過是個引子,所以對於座談會在問答時段幾乎變成《舍利是真是假?》的辯論會,我倒是覺得可惜。就如我在《依佛遗教供奉佛陀舍利》一文所說,舍利的真偽還在其次。更何況,當晚似乎把舍利和佛陀舍利,特別是「歷史上釋迦牟尼佛的舍利」混淆來談了。
回家途中,我還是在思考着這個話題。突然我想,如果我有機會問一行禪師「我怎麼確認舍利是真還是假?」這個問題,他會怎麼回答呢?我想他最有可能不會回答我,因為他會覺得這個問題和我的內心無關。
是的,與其問「舍利是真是假」,我們不如問「我的煩惱止息了嗎」、「我的貪嗔癡熄滅了嗎」。對於那些擁有舍利或渴望得到舍利的人,也許我們可以反躬自問;「這舍利投射的是我的清淨心,還是我的貪心?」、「這舍利是減少了我的煩惱還是增加了我的煩惱?」,「這舍利是減少了我的貪嗔癡,還是增長了我的貪嗔癡?」。如果這舍利讓我的煩惱增加了,讓我的貪嗔癡熾盛了,那麼這舍利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呢?如果這舍利讓我的煩惱減少了,把我導向學佛的大道,那麼這舍利就算是假的又何妨呢?也許有那麼一天,當我智慧增長後,我也會放下對舍利的執著。
所以我贊同 Sherab 在 FB 上所說的「對舍利子及其它聖物的嚮往和迷戀,在在說明着我們對美好事物(當然包括證悟)的追求和認真。這種迷思可以善巧提升,不必苛責反對。這類風氣正可方便運用,曉之於真實義即可。」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對於佛教徒對舍利及聖物的嚮往和迷戀,不但不曉之以真實義,反而鼓勵或慫恿之,甚至利用佛教徒的這種嚮往和迷戀遂私利,這樣的作為我就覺得應該苛責反對。就算我們很包容,認為也許那也不是他們的本意,那麼至少我們也要表達我們不認同。
當晚有一道問題我覺得有趣,就是有人問舍利是三寶中的哪一寶。這問題我從來沒想過也沒聽人問過,不過我倒是當下就有了答案。我認為舍利就是舍利,不是佛,不是法,不是僧!從物理角度來看,舍利不過是一種礦物。從宗教感情來看,舍利是佛陀的遺骨,因此是佛教的聖物。我可以體會見舍利如見佛之說是因為我們憶念佛陀,但是我無法理解「舍利是佛」一說。我也同意舍利可能讓我們生起求法的願力,但是我不同意「舍利是法」一說。當我們努力要把舍利去神秘化的同時,實沒有必要再替舍利蒙上另一層神秘的面紗。
Saturday, March 19, 2011
災難當前:我的思索
日本的九級地震震動了全世界,也震動了我。痛心竟有人幸災樂禍!
日本的核洩危機震懾了全世界,也震懾了我。心痛竟有人無動於衷!
日本的地震讓世界末日的預言再次甚囂塵上。人們把澳洲大水災、紐西蘭地震以及世界各地飛鳥游魚神秘集體死亡事故聯想起來,認為是世界末日的一系列先兆。我不知道這些預言會不會成真,也無法證實這些預言是否錯誤。但是我想這些預言所以讓人議論紛紛其實反映了人們內心的惶恐和迷惑。
我在《2012:讓我們準備面對死亡》一文中有這樣的結語:「若你看了《2012》,相信你會更認真的思索死亡。然而我相信世界末日不會在2012年到來。儘管如此,我們其實誰也不知道我們的生命將在什麼時候終了。我想起藏傳佛教有一種修行,就是每晚臨睡前做好你明早可能不再醒來的準備。也許從佛法中學習如何面對死亡,才是我們平復內心的惶恐和迷惑之道吧?所以不管是否看了《2012》,且讓我們開始準備面對死亡吧!」
而在佛教圈子裡,則又開始有人提出「共業」、「業報」之類的說詞。就像我在《天地不仁》一文指出的「佛教徒會有這樣的説法,我想主要是他們認為業力是主宰世間萬物,或者至少是主宰人類命運的唯一法則。」其實不然。佛教認為世間的物質和精神領域是由五種秩序和規律支配其運作。而業力只是這五種法則之一。我在該文的結語中提到「記得亞齊大地震之後,我聽了達摩難陀長老有關災難的開示,也看了長老的相關文章。長老也以以上的「五種法則」來解説。(有興趣可以點擊參考)」
另一方面,日本的核電廠危機,讓人們對核發電的安全重新思考。我是其中一個。我之前一直都認為核發電是人類未來唯一的選擇,所以對馬來西亞要建核電廠並沒有很強烈的立場。但是,當看見連世界第一等的日本國也無法確保它的核電廠安全,我現在是堅決反對第三流管理程度的我國建立核電廠。其他世界核強國如德國、中國及蘇聯也對核發電暫時喊停。但是在全世界都在重新考慮核發電的當兒,馬來西亞政府卻連討論都不必就堅持按原定計劃建核電廠。這究竟是自大還是無知呢?
說到自大和無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想人類其實都無知而又自大。我們總以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是萬物的主宰。我們以為我們已經掌握了足夠的知識來掌控一切。我們自大的以為沒有事情是我們做不到的。人類於是對大自然再也沒有敬畏之心。一直到大自然以它的威力來告訴我們,我們是多麼的無知和自大。其實「世界末日」一說也反映了人類的自大,因為充其量那只不過是人類的末日。我甚至覺得認為是人類的活動造成了氣候變化和地震頻繁這種說法也可能是出自於自大和無知。實際上,在人類在地球出現之前,地球就經歷了好幾次的冰河時代,而且每次都持續好幾千萬年。
日本的核洩危機震懾了全世界,也震懾了我。心痛竟有人無動於衷!
日本的地震讓世界末日的預言再次甚囂塵上。人們把澳洲大水災、紐西蘭地震以及世界各地飛鳥游魚神秘集體死亡事故聯想起來,認為是世界末日的一系列先兆。我不知道這些預言會不會成真,也無法證實這些預言是否錯誤。但是我想這些預言所以讓人議論紛紛其實反映了人們內心的惶恐和迷惑。
我在《2012:讓我們準備面對死亡》一文中有這樣的結語:「若你看了《2012》,相信你會更認真的思索死亡。然而我相信世界末日不會在2012年到來。儘管如此,我們其實誰也不知道我們的生命將在什麼時候終了。我想起藏傳佛教有一種修行,就是每晚臨睡前做好你明早可能不再醒來的準備。也許從佛法中學習如何面對死亡,才是我們平復內心的惶恐和迷惑之道吧?所以不管是否看了《2012》,且讓我們開始準備面對死亡吧!」
而在佛教圈子裡,則又開始有人提出「共業」、「業報」之類的說詞。就像我在《天地不仁》一文指出的「佛教徒會有這樣的説法,我想主要是他們認為業力是主宰世間萬物,或者至少是主宰人類命運的唯一法則。」其實不然。佛教認為世間的物質和精神領域是由五種秩序和規律支配其運作。而業力只是這五種法則之一。我在該文的結語中提到「記得亞齊大地震之後,我聽了達摩難陀長老有關災難的開示,也看了長老的相關文章。長老也以以上的「五種法則」來解説。(有興趣可以點擊參考)」
另一方面,日本的核電廠危機,讓人們對核發電的安全重新思考。我是其中一個。我之前一直都認為核發電是人類未來唯一的選擇,所以對馬來西亞要建核電廠並沒有很強烈的立場。但是,當看見連世界第一等的日本國也無法確保它的核電廠安全,我現在是堅決反對第三流管理程度的我國建立核電廠。其他世界核強國如德國、中國及蘇聯也對核發電暫時喊停。但是在全世界都在重新考慮核發電的當兒,馬來西亞政府卻連討論都不必就堅持按原定計劃建核電廠。這究竟是自大還是無知呢?
說到自大和無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想人類其實都無知而又自大。我們總以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是萬物的主宰。我們以為我們已經掌握了足夠的知識來掌控一切。我們自大的以為沒有事情是我們做不到的。人類於是對大自然再也沒有敬畏之心。一直到大自然以它的威力來告訴我們,我們是多麼的無知和自大。其實「世界末日」一說也反映了人類的自大,因為充其量那只不過是人類的末日。我甚至覺得認為是人類的活動造成了氣候變化和地震頻繁這種說法也可能是出自於自大和無知。實際上,在人類在地球出現之前,地球就經歷了好幾次的冰河時代,而且每次都持續好幾千萬年。
Tuesday, March 15, 2011
一個馬來西亞容不下馬來文聖經
都說了,「一個馬來西亞」只不過是納吉收買人心、美麗而空洞的口號。這是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口號。所以他的政府一次又一次以行動否定所謂的「一個馬來西亞」。最新的例子是馬來文版的基督教聖經被扣押在巴生港口及古晉港口。
馬來西亞總是自豪的說我國的非回教徒可以自由的信奉他們各自的宗教。但是實際上,非回教徒其實面對許許多多的不平等限制。扣押馬來文版的基督教聖經,就是赤裸裸的否定了我國非回教徒的宗教信仰自由,也明顯是侵犯了憲法賦予人民的宗教信仰權利!
這事也暴露了一個很弔詭的問題。馬來文是我國的國語,我國政府一直鼓勵人們多使用國語,甚至強求大學華文學會的活動也得使用國語。但是,在宗教上,我國政府卻一反常態非常忌諱非回教徒使用馬來文來傳教。不知道禁止他人使用國語是不是也抵觸了我國法律?
據說,政府不放行馬來文版基督聖經是因為它使用了 "Allah" 一詞,而我國政府始終堅持 "Allah" 是回教徒稱呼上帝的專屬名詞,其他宗教徒一概不能使用。據 Malaysian Insider 報導,來自阿拉伯的基督教領袖日前會見了許子根表達他們對此事的關注和看法。他們表示阿拉伯基督教徒使用 “Allah” 一詞已經超過了兩千年,所以他們不解的問道:「如果我們阿拉伯基督教徒在回教和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都這麼使用,為甚麼馬來西亞基督教徒卻不能使用呢?」
看來我們得感謝我國政府讓馬來西亞越來越受舉世矚目了,也順便感謝 Berita Harian 的漫畫。
馬來西亞總是自豪的說我國的非回教徒可以自由的信奉他們各自的宗教。但是實際上,非回教徒其實面對許許多多的不平等限制。扣押馬來文版的基督教聖經,就是赤裸裸的否定了我國非回教徒的宗教信仰自由,也明顯是侵犯了憲法賦予人民的宗教信仰權利!
這事也暴露了一個很弔詭的問題。馬來文是我國的國語,我國政府一直鼓勵人們多使用國語,甚至強求大學華文學會的活動也得使用國語。但是,在宗教上,我國政府卻一反常態非常忌諱非回教徒使用馬來文來傳教。不知道禁止他人使用國語是不是也抵觸了我國法律?
據說,政府不放行馬來文版基督聖經是因為它使用了 "Allah" 一詞,而我國政府始終堅持 "Allah" 是回教徒稱呼上帝的專屬名詞,其他宗教徒一概不能使用。據 Malaysian Insider 報導,來自阿拉伯的基督教領袖日前會見了許子根表達他們對此事的關注和看法。他們表示阿拉伯基督教徒使用 “Allah” 一詞已經超過了兩千年,所以他們不解的問道:「如果我們阿拉伯基督教徒在回教和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都這麼使用,為甚麼馬來西亞基督教徒卻不能使用呢?」
看來我們得感謝我國政府讓馬來西亞越來越受舉世矚目了,也順便感謝 Berita Harian 的漫畫。
Saturday, March 12, 2011
達賴喇嘛辭卸政治職務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日前宣布辭卸政治職務,不再擔任西藏流亡政府的政治領袖。達賴喇嘛表示將敦促修改流亡憲章及其他相關法規,以達賴喇嘛的名號所承擔的所有政治權責交與民眾直接選舉的行政首長。我覺得這是達賴喇嘛明智之舉。
達賴喇嘛在西藏,即是宗教領袖也是政治領袖。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身兼政教領袖的佛教僧人。當年悉達多太子放棄王位出家修行,尋找宇宙真理,而最終悟道成佛。事實上,當他初出生時,阿私陀仙人就預言,悉達多太子如不出家成佛,必可成為支配全世界的轉輪聖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出家修行和繼承王位兩者是無法兼得的,因此就連佛陀也不兼任政教領袖。然而在西藏卻由於特殊的歷史和文化因素而出現了政教領袖合一的制度。在佛教歷史上可能是個絕無僅有的例外。
就如達賴喇嘛駐台北辦公室主任達瓦才仁所說的,「達賴喇嘛離開政治舞台是民主的必然發展」。而且達賴喇嘛自從1959年流亡西藏之後,始終致力於在西藏實現民主政治。因此他辭卸政治職務無疑正是推動西藏進一步靠近民主。無論如何,達賴喇嘛辭卸政治職務,在長遠來看,雖可能促成西藏政教分離,但是我相信在目前來看,這樣的變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
我相信達賴喇嘛辭卸政治職務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為了應付中國政府控制其身後繼承人的意圖。中國政府早就明顯的想要在達賴喇嘛圓寂後,推舉它屬意的人選來當達賴喇嘛第十五世。就像當年中國政府不承認達賴喇嘛認定的十一世班禪喇嘛,而自行宣佈中國政府承認的十一世班禪喇嘛。達賴喇嘛相信也擔心屆時可能會出現兩個達賴喇嘛的局面。
當達賴喇嘛之前表示他將不再轉世,中國政府即以必須尊重藏傳佛教的歷史定制和宗教傳統為由,指達賴喇嘛無權取消轉世,並說任何人都不能廢除達賴喇嘛轉世的定制。但是另一方面,它卻又反藏傳佛教的歷史定制和宗教傳統,在2007年7月頒布《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來管制西藏上師的轉世,特別是達賴喇嘛的轉世。
中國政府發言人曾明確的表示在達賴喇嘛轉世一事上,最重要的條件是要經政府批准,否則即是非法和無效的。換句話說,最終裁定權在中國政府的手上。雖然達賴喇嘛說過不再轉世,但是中國政府屆時還是非常可能會弄出個第十五世達賴喇嘛。因此,達賴喇嘛在圓寂之前就把政權交出來,確實是明智之舉。但是,中國政府要完全控制西藏的企圖也必然會進行到底。看來西藏的未來依然充滿變數。
最後,有一句題外話想說:在西藏問題上,我發現不少佛教僧俗二眾的中國情結超越佛教情結。
達賴喇嘛在西藏,即是宗教領袖也是政治領袖。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身兼政教領袖的佛教僧人。當年悉達多太子放棄王位出家修行,尋找宇宙真理,而最終悟道成佛。事實上,當他初出生時,阿私陀仙人就預言,悉達多太子如不出家成佛,必可成為支配全世界的轉輪聖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出家修行和繼承王位兩者是無法兼得的,因此就連佛陀也不兼任政教領袖。然而在西藏卻由於特殊的歷史和文化因素而出現了政教領袖合一的制度。在佛教歷史上可能是個絕無僅有的例外。
就如達賴喇嘛駐台北辦公室主任達瓦才仁所說的,「達賴喇嘛離開政治舞台是民主的必然發展」。而且達賴喇嘛自從1959年流亡西藏之後,始終致力於在西藏實現民主政治。因此他辭卸政治職務無疑正是推動西藏進一步靠近民主。無論如何,達賴喇嘛辭卸政治職務,在長遠來看,雖可能促成西藏政教分離,但是我相信在目前來看,這樣的變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
我相信達賴喇嘛辭卸政治職務真正的原因,應該是為了應付中國政府控制其身後繼承人的意圖。中國政府早就明顯的想要在達賴喇嘛圓寂後,推舉它屬意的人選來當達賴喇嘛第十五世。就像當年中國政府不承認達賴喇嘛認定的十一世班禪喇嘛,而自行宣佈中國政府承認的十一世班禪喇嘛。達賴喇嘛相信也擔心屆時可能會出現兩個達賴喇嘛的局面。
當達賴喇嘛之前表示他將不再轉世,中國政府即以必須尊重藏傳佛教的歷史定制和宗教傳統為由,指達賴喇嘛無權取消轉世,並說任何人都不能廢除達賴喇嘛轉世的定制。但是另一方面,它卻又反藏傳佛教的歷史定制和宗教傳統,在2007年7月頒布《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來管制西藏上師的轉世,特別是達賴喇嘛的轉世。
中國政府發言人曾明確的表示在達賴喇嘛轉世一事上,最重要的條件是要經政府批准,否則即是非法和無效的。換句話說,最終裁定權在中國政府的手上。雖然達賴喇嘛說過不再轉世,但是中國政府屆時還是非常可能會弄出個第十五世達賴喇嘛。因此,達賴喇嘛在圓寂之前就把政權交出來,確實是明智之舉。但是,中國政府要完全控制西藏的企圖也必然會進行到底。看來西藏的未來依然充滿變數。
最後,有一句題外話想說:在西藏問題上,我發現不少佛教僧俗二眾的中國情結超越佛教情結。
Wednesday, March 9, 2011
我的地下活動
"Go underground" 或「轉入地下」,對一般人來說一般上是指暗地裡或秘密地從事一些見不得光或當地法律不容的事。但是對工程師而言, "go underground" 或「轉入地下」卻是當下及未來的基建發展方向,特別是在發展飽和及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如香港、倫敦、東京、新加坡等。甚至是地下基建的多寡也成了衡量城市發展程度的指標。當然在多山地形的地區,地下工程如隧道,也是比較有效益的選擇,如香港。所以香港有「隧道之都」的美稱。以隧道里數/土地面積來衡量,香港是世界上最多隧道的城市。
隧道建設在我國相對的新。幾乎所有隧道的施工都是由外國公司,特別是日本及韓國建築公司承包。目前挖掘隧道有兩種技術,一為傳統的鑽爆(drill & blast),另一種則是機械化的TBM技術。TBM為英文 Tunnel Boring Machine 的簡稱,華文名稱為隧道掘進機。TBM為龐然大物。此調水隧道工程的TBM就有四十米長。
由於TBM能挖掘的直徑是固定的,而且造價昂貴,因此只適用在較長的隧道。彭雪調水隧道全長45公里,TBM是最佳的選擇。當然,此隧道也還是不能避免必須在隧道兩頭終端採用鑽爆技術。
這不是我第一次「轉入地下」。之前也到過不少隧道,但這條卻是直徑最大的施工中隧道。之前的吉隆坡精明隧道雖然更大,但是在我去參訪的當時,它已接近完工,對工程師而言,已經沒有甚麽參訪價值。這也是我到過離地面最深的隧道。我們當時在地底二三百米處。此隧道最深(指和地面的距離)處離地面一千二百米。
此隧道由於夠大,而且通風做的好,所以在裡頭還算「舒服」,雖然有些路段還是較熱。不過比起以前我到過的另一條小得多的施工中隧道要好很多了。記得當時那條隧道又小又熱又暗。大家都是急沖沖的進去,然後迫不及待的出去,不像這次還在裡頭拍了一張全體照。我也不免俗的拍了證明我到此一遊的照片。
Saturday, March 5, 2011
見舍利如見佛陀?
有人引經據典說「見舍利如見佛陀」。說這話有鼓吹崇拜舍利之嫌,目的是希望可以因此鼓勵人們更熱衷的來觀賞及收藏舍利。我無法確定經典中是否真有這樣的記載。即使有,相信其意思也並不是表示舍利「法力無邊」。實際上,在相應部跋迦梨(Vakkali)經中,青年僧跋迦梨鎮日里就只是想看佛陀莊嚴的色身。於是佛陀呵斥他說:「跋迦梨,你為什麼一天到晚盯著我這副腐臭的身體?凡見到法者,即見到我;凡見到我者,即見到法!」因此見到法的人才是真正見到佛陀的人。見到了佛陀卻見不到法,那也是枉然。更何況是「見舍利」呢?我認為「見舍利如見佛陀」一話也只不過就是「睹物思人」的意思而已。舍利是佛陀唯一的實質遺物,因此眾信徒因為緬懷及感恩偉大的人天導師佛陀,而渴望瞻仰舍利。就像一些為人子女者留着已往生的父母的遺物作為留念一般。
前文《依佛遺教供奉佛陀舍利》,提到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告訴弟子舍利應存放在舍利塔供奉。在該經中,佛陀還進一步的講解為何要為佛陀造塔。「阿難,云何正等正覺如來應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為正等正覺如來的塔』之時,那將使很多人內心平靜及愉快。他們既得內心平靜快慰,於身壞命終之後能轉生快樂的天界。」
從佛陀的開示,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實際上是我們的心念為我們帶來內心的平靜及愉快,進而帶來長久的利益和幸福,乃至於轉生快樂的天界;而不是舍利本身帶給人們利益、幸福,更不是舍利本身帶我們往生天界。舍利讓我們憶念起佛陀,因為對佛陀的憶念,使我們的內心平靜及愉快。乃至於因為憶念佛陀,而憶念起佛陀的大悲大智大雄力,並生起向佛陀學習、依教奉行的願力,進而趣向解脫。所以我們實沒有必要盲目和迷信的崇拜舍利。而希望舍利放光、保佑家人平安、供奉舍利可以升官發財等更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是嚴重的誤解了佛陀舍利對眾生解脫煩惱的價值和意義。
實際上,除了生身舍利,大乘佛教也有法身舍利之說。即是將佛陀遺留下來的教法及戒律以舍利喻之。依據佛陀「見法者見我」的教誨,我認為與其追逐和期盼生身舍利的不可思議神秘功效,不如將時間精力放在深入經藏、依教奉行來的更實際、更可靠。
前文《依佛遺教供奉佛陀舍利》,提到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告訴弟子舍利應存放在舍利塔供奉。在該經中,佛陀還進一步的講解為何要為佛陀造塔。「阿難,云何正等正覺如來應值得造塔?若人念及:『此為正等正覺如來的塔』之時,那將使很多人內心平靜及愉快。他們既得內心平靜快慰,於身壞命終之後能轉生快樂的天界。」
從佛陀的開示,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實際上是我們的心念為我們帶來內心的平靜及愉快,進而帶來長久的利益和幸福,乃至於轉生快樂的天界;而不是舍利本身帶給人們利益、幸福,更不是舍利本身帶我們往生天界。舍利讓我們憶念起佛陀,因為對佛陀的憶念,使我們的內心平靜及愉快。乃至於因為憶念佛陀,而憶念起佛陀的大悲大智大雄力,並生起向佛陀學習、依教奉行的願力,進而趣向解脫。所以我們實沒有必要盲目和迷信的崇拜舍利。而希望舍利放光、保佑家人平安、供奉舍利可以升官發財等更是不切實際的想法,是嚴重的誤解了佛陀舍利對眾生解脫煩惱的價值和意義。
實際上,除了生身舍利,大乘佛教也有法身舍利之說。即是將佛陀遺留下來的教法及戒律以舍利喻之。依據佛陀「見法者見我」的教誨,我認為與其追逐和期盼生身舍利的不可思議神秘功效,不如將時間精力放在深入經藏、依教奉行來的更實際、更可靠。
Wednesday, March 2, 2011
以全概偏
沒有,我沒有弄錯。我的題目正是「以全概偏」,不是「以偏概全」。
最近我發現一種論辯方式,就是當你對某個人或某個組織做的某件事發表了評論之後,會有人認為我們不該以一件事來評論。也有者會以這個人或這個組織過去所做的種種正確的事來為當下的這件事辯護。或者指責評論者否定這個人或組織過去的貢獻。我把這種將當下討論的事和這個人或組織過去所做的一切捆綁在一起來談的論辯方式稱為「以全概偏」。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就只是很簡單的談論某人或某組織所做的某件事罷了,並不是對這個人或這個組織下任何價值判斷。所以我無法明白為甚麼我們一定事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單就當下這件事來談呢?難道說一個人或一個組織過去如果做了很多正確的事,他們此後就不會做任何可以受人議論的事嗎?還是說他們此後做的事就不能受人議論了呢?
舉一個不敏感的例子:假設有一個很盡職很能幹的員工,所有交給他的工作他都可以在限期內完成,而且成果非常令人滿意。然而有一天卻有人發現他在上班時間上網到Facebook玩遊戲。雖然這事沒有影響他的工作表現,但是老闆還是責備了他。
請問我們可不可以因為他盡職、能幹來批評老闆,認為老闆責備他在工作時間上網玩遊戲是不當之舉呢?我認為不能。我們也不能因此說老闆否定了他過去的貢獻。同樣的,雖然我們可以討論工作時間上網玩遊戲究竟可不可以被接受,但是我們不能以這個人過去為公司立下不少功勞為理由而認為他沒有錯。因為兩者之間其實沒有關聯。他現在所做的這件事對錯與否和他之前對公司的貢獻沒有關係。
當然老闆最終應該不會對他深究。這就好像我們可以因為一個人或一個組織過去的種種善業,而選擇原諒或包容他們目前所犯的錯誤。但是不能以他們過去的善業來為他們當下沒有關聯的行為辯護。
最近我發現一種論辯方式,就是當你對某個人或某個組織做的某件事發表了評論之後,會有人認為我們不該以一件事來評論。也有者會以這個人或這個組織過去所做的種種正確的事來為當下的這件事辯護。或者指責評論者否定這個人或組織過去的貢獻。我把這種將當下討論的事和這個人或組織過去所做的一切捆綁在一起來談的論辯方式稱為「以全概偏」。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就只是很簡單的談論某人或某組織所做的某件事罷了,並不是對這個人或這個組織下任何價值判斷。所以我無法明白為甚麼我們一定事事要看全面,而不能單就當下這件事來談呢?難道說一個人或一個組織過去如果做了很多正確的事,他們此後就不會做任何可以受人議論的事嗎?還是說他們此後做的事就不能受人議論了呢?
舉一個不敏感的例子:假設有一個很盡職很能幹的員工,所有交給他的工作他都可以在限期內完成,而且成果非常令人滿意。然而有一天卻有人發現他在上班時間上網到Facebook玩遊戲。雖然這事沒有影響他的工作表現,但是老闆還是責備了他。
請問我們可不可以因為他盡職、能幹來批評老闆,認為老闆責備他在工作時間上網玩遊戲是不當之舉呢?我認為不能。我們也不能因此說老闆否定了他過去的貢獻。同樣的,雖然我們可以討論工作時間上網玩遊戲究竟可不可以被接受,但是我們不能以這個人過去為公司立下不少功勞為理由而認為他沒有錯。因為兩者之間其實沒有關聯。他現在所做的這件事對錯與否和他之前對公司的貢獻沒有關係。
當然老闆最終應該不會對他深究。這就好像我們可以因為一個人或一個組織過去的種種善業,而選擇原諒或包容他們目前所犯的錯誤。但是不能以他們過去的善業來為他們當下沒有關聯的行為辯護。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