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在序中指出,《生活十講》是他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電台主持的一個名叫「文化廣場」的廣播節目整理出來的文字。而這個節目一做十年,每星期一次,大約一個小時,談一些與文化有關的現象。書中的十講為:新價值、新官學、新倫理、新信仰、談物化、愛與情、情與慾、創造力、文學力及新食代。
這本書吻合我所知道的蔣勳形象。我偶有閱讀一些蔣勳的文章,兩年前去吳哥窟之前更是細讀了他的《吳哥之美》。知道他是個美學家。他的文章也偏向於美文。他的《吳哥之美》給我的最大印象還是那一句「美,總是走向廢墟」。《生活十講》由於是一本從廣播節目整理出來的書,所以文字可能沒有那麼優美,但我還是覺得這仍然是一本很唯美、很感性的書。所以書中有很多話可以觸及讀者的心弦,發人深省,但是在理論方面,如果深一層理性的去思考,對我而言,說服力不足。
書中內容主要是講述蔣勳所觀察的一些台灣現象,及所生起的悲憫情懷。也許是愛之深責之切吧,他提出了很多台灣不足及需要改變之處。書中他所提到的其他國家,除了美國,幾乎都是台灣要學習的。甚至是中國他也只有讚許。特別是書中更是處處流露了他對法國的推崇備至。我個人總是覺得他是以單一現象來做結論。其實我倒是覺得台灣是個文化重鎮。可能因為我是隔着一個距離看台灣。那麼,他對法國的推崇是不是也是因為如此呢?
總結他在這十講的主張,也許可以歸納為他在第一講〈新價值〉中所說的:「我們應該是給孩子最好的音樂、最好的文學、最好的電影,讓他在裡面自然的薰陶。而這些是不能考試的。」這個主張,在大前提上,我自然十分贊同。但是對於他在第九講〈情與慾〉中所說的,讓孩子們閱讀《紅樓夢》,乃至於《金瓶梅》等書「自然就能平衡A片、色情漫畫等圖像式的性氾濫」,我覺得沒有說服力。
然而,第九講〈情與慾〉卻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章。不是因為他講的情與慾,而是因為文中的書評。這其實像是一篇變相的書評。文中他對《紅樓夢》、《金瓶梅》、《白蛇傳》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這幾本經典提出了很有見地的評論。
當然,這本書最吸引的地方,應該還是書中常會出現的很有智慧的話。如他在第三講〈新倫理〉所說的:「『難』絕對是生命中幸福的開始,『容易』絕不是該慶幸的事。我的學生說他們要找人上床真的好容易,可是我覺得他們的愛好短淺,我好高興我那個年代這件事是難的,所以會有渴望、有盼望、有期待,所以到最後有珍惜。」
這類銳智的佳句,書中真不少。
这本书哪里可以买到?
ReplyDelete我是在最近Cheras Viva的大眾書局大減價時買的。當時是五折。相信一般大書店都可以買到吧?
ReplyDelete